蓬溪奎塔 编辑

四川省遂宁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溪奎塔蓬溪奎塔

蓬溪奎塔,原名鳌峙阁、奎阁,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中河街社区奎阁公园内,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

蓬溪奎塔坐北朝南,为一座八边形五重檐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25.53米。塔基为条石砌筑,正八边形,高2.4米,前后均施垂带式踏道。塔身底层边长4.7米,横、纵轴长度均为11.4米。蓬溪奎塔为五重檐八方形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造型的木结构建筑,结构简洁、功能实用,外形美观,是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晶。

2013年3月5日,蓬溪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蓬溪奎塔

地理位置: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中河街社区奎阁公园内

所处时代:清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335-3-63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别名:鳌峙阁、奎阁

历史沿革

编辑
清嘉庆六年(1801年),蓬溪奎塔建成。

清咸丰五年(1855年),扩建蓬溪奎塔。

建筑格局

编辑
蓬溪奎塔坐北朝南,为一座八边形五重檐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25.53米。塔基为条石砌筑,正八边形,高2.4米,前后均施垂带式踏道。塔身底层边长4.7米,横、纵轴长度均为11.4米。蓬溪奎塔由底层立内柱八根,并逐层墩接至五层。底层首立八根檐柱,檐柱和内柱之间置抬梁,抬梁上立柱作为上一层檐柱使用。第五层在内柱间穿枋,穿枋上置承重梁,承重梁正中置刹心木,由刹心木上端斜向下搭接内柱和檐柱安置八根角梁。其余各层均为在檐柱柱端间置老檐檩,檐柱与同层用作上一层檐柱的柱脚之间置挑枋,挑枋下置撑栱支撑,挑枋外端置垂柱,垂柱间置檐檩,角梁则搭设在两面檐檩交接处与上一层檐柱下段。塔顶由束腰须弥座形刹座和葫芦形刹尖组成。

蓬溪奎塔结构简洁、功能实用,外形美观,是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晶。

蓬溪奎塔

文物遗存

编辑
蓬溪奎塔柱础、撑栱、雀替、角梁端头全部为圆雕或浮雕人物、瑞兽、花草,造型丰富,题材多样,工艺水平较高,是传统工艺美术研究的珍贵素材。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李忻在担任蓬溪知县期间,“振纲饬纪,百废俱兴”,蓬溪逐渐有了中兴的气象。他捐出自己俸银葺学宫、筑西门堰;续修蓬溪县城四座门楼,东为“紫气长凝”,西为“地接瑶池”,北为“平临斗极”。

奎塔由来

鳌峙堰建成两年之后,为彰显李炘之政绩,士绅名流商议,决定于鳌峙堰前建阁纪念,这便是蓬溪奎塔。

文物价值

编辑
蓬溪奎塔的建筑形制独特,雕刻装饰造型多样,建成200余年,除各层屋面间有局部破损,梁架结构自身无重大损坏,是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晶。其建筑原始形式保存完好,是古建筑研究、断代、鉴定不可多得的范本。蓬溪奎塔集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传统民俗文化于一身,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物保护

编辑
2013年3月5日,蓬溪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蓬溪奎塔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中河街社区奎阁公园内。

奎阁公园

交通指引

蓬溪公交1路到奎阁公园站下车步行前往。

下一篇 高峰山古建筑群

上一篇 饶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