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部永安庙大殿 编辑
南部永安庙大殿,位于四川省南部县桐坪乡,始建于唐永徽二年(651年),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
南部永安庙是一座北向南的单间歇山式庙堂,主体建筑是永安庙大殿,大殿前面10多米处有一幢三楼一底的建筑,底层是观音殿,上面依次是药王庙、齐天大圣庙、玉皇楼,南部永安庙大殿为研究元代建筑在四川的演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19年10月16日,南部永安庙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南部永安庙大殿
地理位置:四川省南部县桐坪乡
占地面积:12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 8-0424-3-227
所处时代: 元至清
建筑面积:50 m²
始建时间:651年(唐永徽二年)
现存的南部永安庙大殿是重建于元代,明、清两代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扩建。
南部永安庙大殿
永安庙的斗拱建筑与其他各处斗拱古建筑的不同之处是:其斗拱均作八方形,另外,左右山墙施计心造五铺作柱头斗拱各一朵,室内施襻间铺作的平拱。另一特点是所有拱均无拱眼(即无拱端的弯曲上挑,成一直木,端部置斗)。中心间为四椽栿屋前乳栿搭牵用三柱对四椽栿,左右山墙屋前乳栿用四柱对四椽栿的抬梁房架。大殿脊上正面,是十二生肖浮雕;后面是龙浮雕,双龙盘旋于天地之间,飞腾于波涛之上。在正殿前面,还有五个形似莲花般的支撑物,人称莲花墩。
相关建筑图
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从长安前往成都避难之时,一路沿着蜀道奔走,曾经来到永安镇。由于逃难者众多,驿站早已经没有住处。于是,随行人员见永安庙宽敞洁净,便将李隆基安置在庙中住了一夜。“安史之乱”平定以后,李隆基重返长安后,专门派人送来几根上等的紫檀木用于维修寺庙。这些紫檀木后来作了房梁,从此就有了御赐的“紫金梁”之说。以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经过此庙时,都必须下马叩拜,永安庙也因此声名鹊起。在清同治年间的“碑记”中,还有“紫金梁巍然独存”的记载。其实,关于“奉敕”建庙的说法,在正史里,是没有这样的记录的;至于皇帝赠送紫檀木,也没有更多的实证。据长期从事文物研究的南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刚介绍,永安庙只是当地杜氏家族的家庙而已。与周边的南部县醴峰观何氏家庙、阆中市五龙庙任氏家庙、阆中市永安寺鲜于氏家庙、盐亭县花林寺李氏家庙等古建筑一道,共同构成川东北元代家庙体系,形成四川元代建筑史的区域特色。永安庙是当地杜氏家族后裔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
南部永安庙大殿位于四川省南部县桐坪乡。
永安庙
交通
从南充市南部县火车站出发,驾车大约2小时30分钟到达南部永安庙大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