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襄石牌坊 编辑

四川省雅安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襄石牌坊九襄石牌坊

九襄石牌坊位于汉县九襄镇民主村,坐北向南,红砂石构造,是汉源县“拔贡”黄体诚请旨旌表其母、嫂之节孝而建。

石牌坊修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建筑式样为清代流行的四柱三间七楼,通高11.7米,宽6.9米,多脊出檐,整体造型由坊顶、坊身、坊座三大部组成。坊座为八座跨兽人物抱鼓;坊身为抱鼓夹抱的两对永定梅花柱所支撑并将牌坊分隔为中门和东西两侧门;坊顶为庑殿式,逐层内缩聚合为一宝塔。

石牌坊雕饰有阴刻楷书楹联4副、匾额10道、节孝铭文碑记2通、浮雕169幅、圆雕13座、角隅补白传统装饰纹样40余种、人物571个,对研究古代牌坊文化、石雕技艺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13年3月5日,九襄石牌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九襄石牌坊

地理位置: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350-3-64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汉源县内恩贡黄体诚请旨旌表其母嫂之节孝建九襄石牌坊,牌坊修建历时九年,耗资巨万。

2015年,政府围绕石牌坊开始建设牌坊新街,把九襄老城连接起来,成了汉源的“宽窄巷子和锦里”。

建筑特点

编辑
九襄石牌坊建筑式样为四柱三间七楼牌坊,由坊座、坊身、坊顶组成,全部为红砂岩石质结构。牌坊有4层,称为“4层多脊檐”,高约11米,宽约10米,面南背北,呈3间门洞形,中门宽大,侧门略小。支撑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后两面有8尊雄狮,每尊雄狮身上还各跨着1尊慈善肃穆的仙佛。整座牌坊有阑额12面,檐坊13座,浮雕168幅,雕刻以忠孝节义为内容的48本传统川戏故事,人物571个,刀法细腻,线条清晰,姿态典雅,衣冠简朴,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整座牌坊造型美观,庄重华丽。

九襄石牌最引人入胜的是其坊景浮雕,以“忠、孝、节、义”为主题,选择48部传统川剧戏曲的169个精彩场景,集中雕刻在牌坊的2层。浮雕上雕刻的人物有570多个,个个面目清晰、栩栩如生,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戏曲选目丰富多彩,有许多是古代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表现古代妇女忠烈节义的《穆桂英挂帅》,宣扬“百善孝为先”的《木莲救母》,歌颂中国人义字当先的《赵云六保阿斗》,表达人们祈望福禄寿喜的《蟠桃会(大和图)》等

九襄石牌坊九襄石牌坊

文物保护

编辑
1985年,九襄石牌坊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九襄石牌坊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九襄石牌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九襄石牌坊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

九襄石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