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日玛尼石经墙 编辑
穆日玛尼石经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格蒙乡,雅砻江岸,距石渠县城约55千米, 唐朝至清朝时期文物。
穆日玛尼石经墙由无数刻满各种佛教经典和各种佛菩萨等图案造像的石块堆积而成,石经墙全长约450米,宽9~15米,高2~2.5米。 穆日玛尼石经墙由刻满各种佛教经典和各种佛菩萨等图案造像的石板堆积而成,墙体内有各种石刻佛像近千尊,并刻有梵文和藏文的无数经文,以及数以亿计的大大小小玛尼石板。除此之外,还刻有古老的苯教经文、咒语和神像等。 穆日玛尼石经墙,是藏民族史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玛尼石经墙。墙体内有各种石刻千手千眼观音、度母、宗喀巴大师、莲花生大师等各种佛像近千尊,并刻有无数藏文经文,是藏民族刻绘艺术长廊,充分显示了古代藏民族雕刻艺术水平。穆日玛尼石经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穆日玛尼石经墙经过历代穆日活佛和广大百姓的不断堆砌增扩,是一千多年来藏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见证,对研究格萨尔文化在石渠和康区古老民族文化史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013年3月5日,穆日玛尼石经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穆日玛尼石经墙
地理位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格蒙乡,雅砻江岸
所处时代:唐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586-4-08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穆日玛尼石经墙最初被称为奔琼玉喀玛尼,为岭国小氏族的皇家供奉圣物。被格萨尔王奉为皇家圣物的穆日玛尼被特别珍视、保护和扩建。十八世纪,怙主第一世穆日活佛日绰·仁增江措仁波切发大愿维修、扩建此玛尼墙。
穆日玛尼石经墙
穆日玛尼石经墙位于石渠县格蒙乡,距石渠县城约55千米,海拔约4300米,座落在雅砻江岸的草地,时代为7~8世纪。穆日玛尼石经墙由无数刻满各种佛教经典和各种佛菩萨等图案造像的石块堆积而成,石经墙全长约450米,宽9~15米,高2~2.5米。 穆日玛尼石经墙由刻满各种佛教经典和各种佛菩萨等图案造像的石板堆积而成,墙体内有各种石刻佛像近千尊,并刻有梵文和藏文的无数经文,以及数以亿计的大大小小玛尼石板。除此之外,还刻有古老的苯教经文、咒语和神像等。
穆日玛尼石经墙
穆日玛尼石经墙有各种石刻千手千眼观音、度母、宗喀巴大师、莲花生大师等佛像、护法近千尊,并刻有古老的梵文石经和藏文《大藏经》《贤劫经》《般若八千诵》《解脱经》《金刚经》《莲师祈请七诵》《莲师意乐成就祈请文》《莲师消除障道祈请文》等经文,还有数以亿计的大大小小玛尼石板,以及古老的苯教经文、咒语和藏传佛教历史上著名高僧的人物造像,如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米拉日巴尊者等等。神像等。
穆日玛尼石经墙石刻经文和雕像在雕刻技法上采取平面浮、剪底阳刻、线刻等多种手法,并随形构图,因材施刀,凿印刀痕刚劲有力而又轻松自如,多在线刻和平面浮雕中追求特殊的装饰效果,因而,雕刻出的作品形体准确,线条明快,刀法娴熟,风格多样,具有浓厚的藏民族特点。
2008年底,针对穆日玛尼墙的历史文物价值,四川省文物局,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马家郁研究员等专家参加的专题考古论证活动,并给出了详尽明确的论证意见和建议。
2013年3月5日,穆日玛尼石经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渠县穆日玛尼文保协会
2023年10月初,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文广旅局,石渠县民政局指导和监督管理下,成立为”石渠县穆日玛尼文保协会“。
地理位置
穆日玛尼石经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格蒙乡,雅砻江岸。
雅砻江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穆日玛尼石经墙,路程约55千米,用时约6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