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水仙人桥洞葬 编辑
惠水仙人桥洞葬,即石头寨洞棺葬,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摆金镇长新村石头寨一溶洞内,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的古遗址。
惠水仙人桥洞葬所在溶洞为河谷间喀斯特峰丛穿洞,分别为上洞和下洞。当地老百姓称上洞为棺材洞,下洞因洞顶山体似天然桥梁,老百姓称仙人桥。仙人洞为东西向,紧靠洞口的河谷两岸石壁陡峭。洞内崖壁如屏,总的棺材数量约为650余具,用井字形棺架固定,直接置于地面,地不平处用石块稍加垒砌。棺木层层累叠,少则一两层,多则六七层。根据洞内的自然地形,棺木分四个区域放置。棺木结构均为板式木棺,均未髹漆。惠水仙人桥洞葬保留了贵州古代苗瑶民族的主要葬俗形式,对于研究苗瑶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3月5日,惠水仙人桥洞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惠水仙人桥洞葬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摆金镇长新村石头寨一溶洞内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56-2-1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层层叠放的棺木
棺木分层摆放在陡峭的岩壁上
惠水仙人桥洞葬
棺内随葬品多系死者穿戴之物,如衣、巾、鞋、枕等。洞棺葬属于不加掩埋、不行厚葬的简略葬式,其俗少有随葬品。所见者多为简单的生活用品,如陶罐、木盆、竹篓等。结合棺木形制、现场采集遗物以及后人的追忆,仙人桥洞葬的年代下限约在清末,其上限至明代或更早。系当地赵姓苗族(“打铁苗”)所遗。
“棺画”神秘图案
地理位置
惠水仙人桥洞葬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摆金镇长新村石头寨一溶洞内。
石头寨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惠水仙人桥洞葬,路程约48.6千米,用时约1小时1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