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德玉皇阁 编辑
贵德玉皇阁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距省会西宁114公里。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中文名:贵德玉皇阁
保护级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
类型: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庙观相互毗邻,占地面积61亩,总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现存大殿11座,东西两庑46间,钟鼓楼4座,牌坊1座,亭子长廊23间,明清壁画62平方米,明清建筑彩画940平方米。
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集儒、道、神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相依并存,其格局国内罕见。
庙观庭院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大殿厢房雍容大度,气势恢宏。
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贵德玉皇阁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贵德地区曾被羌、吐谷浑、吐蕃、蒙古和中原交替控制。
至南宋宝右元年(1253年),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番宣慰使都元帅府,置贵德州宣慰司,“贵德”地名首次出现。元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设贵德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征西将军邓愈率兵进占贵德,改贵德州为归德州。
洪武九年(1376年)置必里卫,洪武十三年(1379年)贵德城筑就,万历二十年(1592年)玉皇阁建成。
贵德玉皇阁
山门为中柱式硬山建筑,明间中缝安通间门,两边砌墙,前后形成明廊;过厅亦为硬山建筑,面阔三间,分心四柱,前后出廊;玉皇阁又名万寿观,是整个建筑群之首,誉为“仙阁插云”,通高26米,有凌空出世、昂首天外之感。
底面为正方形,基础台基高1.4米,基础台基上再砌高9.9米的砖包土筑正台基,上起三层楼阁,一层金柱通接二层檐柱, 三檐柱坐在二层匝梁上,中间四根内金柱为三层通柱。
三层平板枋上安24攒五踩斗拱。整个大木结构榫卯互锁,受力合理,承压均匀,结构十分严密。
每层正面枋下均安通口龙凤花板装饰,一层门两边有六幅砖雕草花,雕刻细腻,寓意深远。青瓦歇山顶吻兽齐全。
正脊中间有三尊青狮白象驮宝瓶,显示着北方古建筑的特点,加上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彩 画,使整个建筑显得造型华美,富丽堂皇。
玉皇阁属道教,三层楼阁中,顶层奉“天”,立玉皇神位,中层奉“地”,立土地神位,下层奉“人”,立皇帝牌位。“天地人”共奉,包含着“ 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
贵德玉皇阁
城四面有马面32个,南北正中设城门,均设有瓮城,顶有敌楼,城四周有护城河,是明初战乱年代防御性极强的军事工程,现存东、西、北三面,城门、敌楼均无存; 文庙由棂星门(牌坊)、泮池、戟门、乡贤祠、名宦祠、七十二贤祠和大成殿组成。
大成殿供奉孔子之神位,历来为文人祭孔和集会的场所。是整个建筑群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九檩单檐歇山大木,面阔五间,分心四柱,甘青地方做法,柱径硕大,翼角翘高,虽不施斗拱,前檐用地方做法“平枋假猫儿头”,在前檐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木雕装饰,高大巍峨中显出华丽。
贵德玉皇阁
关岳庙过厅体积较小,但极为精彩,单檐歇山建筑,面阔五间,分心四柱,檐下斗拱密置, 木雕精美、彩画绚丽。是清代建筑中的上乘之作;
大佛寺原为藏传佛教,现仅存大雄宝殿,殿内供三世佛;城隍庙建筑包括过厅 、十八层地狱廊、正殿、地藏王菩萨殿、后寝宫。其过厅及钟鼓楼与关岳庙相似,后寝宫为硬山建筑;
民众教育馆建于1927年(民国16年),现存藏书楼是青海早期图书馆,另有抗战纪念亭勤读轩、梨花亭、长廊等园林建筑,曲径通幽,画廊迂回,景色优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