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洛红军沟 编辑
果洛红军沟,即子木达沟,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东部,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
果洛红军沟,原名子木达沟(藏语,意为灌木茂盛且石头多的地方),班前乡政府扎洛村北吉德寺大经堂前曾设立的哨所命名为“红军哨所”,一座红军走过的独木桥称“红军桥”,以示纪念。“红军沟”内有红军亭、红军桥、红军泉、红军哨所、红军写下的标语、红军墓等红色遗址遗迹。果洛红军沟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留存多处宝贵的红色资源,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9年10月,果洛红军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果洛红军沟
地理位置: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东部
所处时代:1936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743-5-22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红军墓。
1985年,班玛县人民政府修建了融汉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红军亭”。
2006年8月1日,班玛县人民政府将“红军墓”迁移到红军沟内。
果洛红军沟
果洛红军沟,原名子木达沟,班前乡人民政府扎洛村北吉德寺大经堂前曾设立的哨所命名为“红军哨所”,一座红军走过的独木桥称“红军桥”,以示纪念。班玛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红军沟”内有红军亭、红军桥、红军泉、红军哨所、红军写下的标语、红军墓等红色遗址遗迹。
红军亭
红军亭,融汉藏建筑风格于一,能看到石壁上的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
红军墓
红军墓
果洛红军沟文物遗存有当年红军途经班玛留下的马鞍、马鞭、马叉子、刀子、勺子、铁锅等遗物,其中有红军遗留在班玛的党旗、陶器、弹药、衣物等。
小铜锅
小铜锅直径约20厘米,高约10厘米,锅盖有些破损,锅身上面打了三四个补丁,但上面凿刻的字迹仍依稀可见。盖子中间是“百年偕老”四个双钩魏体字,右上篆有“淑芬女士纪维先生结婚纪念”题字,左下是赠送礼品的题记“李镜瀛、胥妤毓、周毓斌合贺”的落款。见证了红军与藏民间的友谊:红军临走前,看到牧民索多对他们做饭的铜锅感兴趣时,借宿的红军战士便把这口铜锅,送给了索多。
班玛县红军长征纪念馆于2017年8月1日开馆,展馆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共四层,一至二层为红军遗留物(锅、马鞍、马嚼子、红军服、草帽和枪支弹药等)展陈区、三层为“红军长征到班玛”油画展示区、四层为小型医务救护站。
2016年4月,果洛红军沟被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青海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2017年3月29日,果洛红军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地理位置
果洛红军沟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东部。
斑玛县红军沟纪念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果洛红军沟,路程约39.7千米,用时约6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