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汉山古墓群 编辑
罗汉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的西南部,是东汉至唐朝时期的古遗址。
罗汉山古墓群所处地为一处丘陵,坐落着12座古墓葬,M11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单室墓,墓砖分为带网格纹的红砖和菱形几何纹的青砖,墓顶可能未经砖砌。墓道墓道顶部发现两排柱洞,可能建有瓦木建筑。墓室位于墓坑底部,与墓坑之间用红色胶土填充,墓葬内出土随葬品有陶器、铜器等,墓室底部残存漆皮,可能为朱漆木棺。墓内随葬品规格较高,推测墓主可能为身份地位高的男性,这座梁堆墓先挖竖穴土坑,又在坑中以砖砌墓室,仅有四壁而无券顶,墓道亦未经镶砌,可能是梁堆墓发展的一种形式。罗汉山古墓群的发掘,为曲靖葬墓的分布、分期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罗汉山古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罗汉山古墓群
地理位置: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的西南部
所处时代:东汉至唐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62-2-14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9年11月,麒麟区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将罗汉山的12座古墓进行编号、记录。
2000年3月28日,对罗汉山古墓群11号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罗汉山古墓群
M11
M11
M11
墓穴位于封土堆中部,系在原地表下挖竖穴墓扩后,再在墓坑底部用砖砌墓室。墓坑呈长方形,长6.4米、宽2.9米,坑口至扩底深约3米,墓坑南壁与墓道相通。扩口随地势自西北至东南略倾斜,扩底基本上是水平的。坑上半部为红土,下半部为黄色砂石。墓坑壁上留下的挖掘扩壁的工具痕迹较为清晰,系长条形弧锋的钁一类工具。墓坑土土色变化复杂,往往在不同的部位呈现出不同的土色,有红褐色、灰褐色、黄褐色等。墓坑部填土中仅见零星碎小炭屑,但到距坑约1米深处炭屑明显增多变大,并在墓坑南角附近出土环首铁刀一把。至墓坑深1.6米处的填土中炭屑成片分布,在墓坑东、西、北三壁附近尤为集中。在墓坑壁附近,呈斜坡状还堆积有一条用5~7厘米圆松木烧成的厚15厘米、宽30~40厘米的木炭带。该木炭带北端距墓坑深1.1米,南端距墓口深2.2米。大量木炭的出现,当为防潮而设的积炭习俗的反应。
墓室位于墓坑部,因两次被盗,墓室结构破坏严重,墓顶结构已不清楚。从墓室内碎砖的数量及其形制,结合墓壁砖残存高度分折,该墓可能没有砖砌的墓顶。从残存的墓壁及墓底砖可看出,墓室为砖码的长方形,其方向基本上与墓坑一致。因该墓受破坏严重,填土呈酸性,葬具及尸骨均已不存在,葬具葬式不明。从墓室底部残存漆皮的分布范围看,似有木棺。漆皮多黑底,上绘红色花纹。除有棺木上的漆皮外,可能为木器上脱落的漆皮。墓内随葬品多已被盗,放置位置多不是原来随葬的位置。
火葬墓
火M3
罗汉山古墓群出土文物
地理位置
罗汉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的西南部。
罗汉山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罗汉山古墓群,路程约2.8千米,用时约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