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棠箐遗址 编辑
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上坝行政村龙潭村。1984年4月,江川区文物管理所开展的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1989年10月至11月,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开展过三次正式考古发掘工作,分布面积31077平方米,发掘面积共400多平方米。
甘棠箐遗址发掘平均深度约6米,共分为20个地层单元,其中10~19层为文化层位,厚度约为3米左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鹿、麂、象、牛、猴、鼠、龟、蛙等十多种动物遗骸化石以及多种植物果实;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制品、木制品以及动物化石、植物种子、果核等;发现了100万年前的木制品和用火遗迹,木制品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木器研究的空白。该遗址是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原地埋藏遗址,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对研究中国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和特别考古研究价值。
2019年10月7日,甘棠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甘棠箐遗址
地理位置: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上坝行政村龙潭村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31077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131-1-131
1989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2004年至2005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甘棠箐1989年发掘出土标本进行了整理研究。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初步判断其地质时代应为早更新世。
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玉溪市江川区文物管理所和澄江市文物管理所组成了联合考古发掘队,第三次开展正式考古发掘工作。
甘棠箐遗址
甘棠箐遗址文化层为黄色粉砂层和灰黑色砂砾层,属古湖滨相沉积,从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动物的种类多为古人类狩猎的对象,不少骨化石表面还遗留有人工划痕,说明此处曾是古人类肢解分食动物的场所。从工具类型形态特征看,也支持这一推测:工具刃口多较锐利(如直刃刮削器、斜弧形凸刃),适于切割肉类,部分工具刃钝(如深弧形凸刃)而适于刮掉动物皮内侧的脂肪,锥钻头类工具(如石锥)则适于刺穿动物毛皮。部分石制品有一定程度的风化,有的石制品在一些棱脊(角)上还有自然碰撞留下的片疤,但多数石制品的加工打制痕迹仍然保存较好,没有长距离搬运过的痕迹。遗址文化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炭屑、烧灰和红烧土,总的看来,生活在甘棠等遗址的古人类曾经在此打制石器,并利用它们加工所获的猎物。通过对哺乳动物群成员、地层沉积、地理环境、地貌特征的初步综合判断,江川甘棠箐遗址的年代极有可能是早更新世。
江川甘棠箐遗址出土文物
2013年5月15日,甘棠箐遗址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5月16日,甘棠箐遗址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9年10月7日,甘棠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上坝行政村龙潭村。
龙潭村
交通信息
乘坐市内公共交通江川-路居专线至上坝村站下车, 后往龙潭村西南步行约1.5千米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