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

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包含三组建筑,分别为芒岛佛寺、迁糯佛寺、勐卧佛寺。

其中芒岛佛寺及迁糯佛寺分别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的迁糯村大寨村民小组和茂密村芒岛村民小组,勐卧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西南1公里的威远街村大寨村民小组。

2013年3月5日,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

地理位置: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381-3-67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发展历史

编辑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普洱市中部偏西。据了解,清朝末年景谷尚有佛寺136座,几乎每个傣族村寨一座,1950年有佛寺86座,2012年底民宗部门登记在册有84作。

景谷是南传佛教在我国流传的传统重地之一,作为汇聚佛、法、僧“三宝”于一堂的建筑物,佛寺不仅仅是佛教文化在景谷落地生根开花的重要象征,更是景谷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3座佛寺的建筑风格融傣、汉等当地民族文化和典型的东南亚南传佛教建筑特点,佛寺内有精美的彩绘和雕刻艺术,对研究景谷县傣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迁糯佛寺始建于公元1778年,目前还保存着多部200多年前的古老经书、贝叶经、报时大鼓等,是云南省最大的傣族南传佛教佛寺之一。

勐卧佛寺双塔俗称“树包塔”,塔刹已被菩提树包裹于塔中,菩提树枝叶繁茂,以其粗壮根茎将整个佛塔缠绕,紧紧地把塔身包裹在其中,塔身刻有佛传故事、民间传说、动植物花卉等石刻浮雕,是景谷独有的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奇观,数百年来吸引着广大的南传佛教信徒和国内外宾客、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东南亚一带富有盛名。

景点特色

编辑
芒岛佛寺东门为单间石砌券门攒尖顶建筑,门柱及拱券采用红砂石支砌,门柱屋顶为歇山式,拱券上方为攒尖顶,上设葫芦宝顶。两侧“八字墙”勒脚为红砂石砌,墙体用土坯砖砌筑,屋顶铺筒板瓦。

迁糯佛寺侧门为单檐砖砌券门歇山顶建筑,门柱墙体为土坯砌筑,外包青砖,墙下勒脚用红砂石支砌,拱券由青砖砌筑,其上墙体采用土坯外包青砖。

两侧“八字墙”墙体用土坯砖砌,顶部铺?筒板瓦,勒脚为红砂石砌筑。住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通面阔7间,进深2间带廊子,梁架为抬梁式,墙体为土坯砌筑,屋面为筒板瓦屋面。

勐卧佛寺东门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进深各一间,梁架为抬梁式,外檐墙体为粘土砖砌筑,屋面为筒板瓦屋面,翼角起翘较高。

戒堂为重檐攒尖顶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梁架为抬梁式,檐口均有垂花柱,开设隔扇门及隔扇窗,屋面为筒板瓦屋面,屋脊相交处设葫芦宝顶。台基为红砂石须弥座式台基,束腰部位雕有大量浮雕。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篇 景东文庙

上一篇 民族团结誓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