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安州遗址 编辑
武安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南塔乡白塔子村西侧,北与骏马河相邻,南部靠近高台地,是辽至元时期的古城遗址。
武安州遗址有三重城垣,一重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出土辽、金、元代的瓦当陶节、生活工具等遗物。武安城遗址周围有三处寺院遗址,吴家墩遗址、台地寺院遗址、高岗寺院遗址及辽塔。武安州遗址是耶律阿保机最早建置的头下州之一,并由此开创了头下军州制,遗址的发现为了解契丹王朝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2013年3月5日,武安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武安州遗址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南塔乡白塔子村西侧
所处时代:辽、金、元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074-1-07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辽朝中京道武安州地理位置
1972年,考古人员对武安州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
1988年,考古人员对武安州遗址进行测绘。
1995年4月初,考古人员复查了武安州遗址。
2020年10~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文物部门武安州白塔塔基、中宫进行了清理发掘。
武安州遗址分布图
城垣遗址
武安州遗址由于河水冲刷和耕种所致,城垣保存较差,多已不存,只有北城墙尚依稀可辨,其余为断断续续的灰土带。可见有三重城垣,最外一重保存最差,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保存稍好,向北回收,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城门遗迹已辨别不清。地表可见的建筑基址多在第二、第三重城址内。城址南面则均为开整后出现的成片分布的瓦砾,每一片当为一座建筑址。未被平整的高大建筑基址南北成片,有十处呈圆丘状建筑基址高于地面3米多。从断崖观察,城内的文化堆积一般在2~3米,最深可达7米。
吴家墩遗址
吴家墩遗址位于武安城遗址西侧,地表可见九处高大的建筑台基,其中村前四处已于1992年被辟为平地,村后五处建筑台基尚存,西北角一处高达14米。地表采集的遗物多为绿琉璃建筑构件、建筑装饰品,如贴面砖、龙凤雕塑、半浮雕风景等,还出土了陶、泥塑的佛像。从遗迹和出土的标本看,是辽代早期规格较高的寺院建筑址。
台地寺院遗址
台地寺院遗址规模不大,地面见有砖瓦残片。
高岗寺院遗址及辽塔
高岗寺院遗址及辽塔
武安城遗址及附属遗址出土了一批辽、金、元的遗物,多为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饰品等。
建筑构件
武安城遗址出土琉璃瓦当图
建筑装饰品
武安城遗址出土龙纹琉璃装饰图
佛教有关的装饰件
武安城遗址出土佛教有关的装饰件多为三彩釉,有的是镶在墙体上的贴面砖,有的是六角形小塔上的构件。例如,须弥座纹装饰残块2件,只存底边,灰胎,挂白衣,三彩釉,漫弯弧,近底边贴两条由小联珠纹组成的边框,内填小团花,靠转角处为忍冬花纹,向上为大联珠纹。正面为联珠纹组成的须弥座,座上残去,坐左侧为桔红色火珠纹,须弥坐上端左侧存两条飘带,当为坐上人物残留。
琉璃佛像座
武安城遗址出土琉璃佛像座多为莲花座,较完整的共4件。
残佛像
武安城遗址出土残佛像佛像座有圆雕和半浮雕两类。分陶、琉璃和泥塑三种。
石刻与石器
武安城遗址出土石刻与石器
地理位置
武安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南塔乡白塔子村西侧。
辽武安州白塔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开车前往武安州遗址,路程约37.2千米,用时约5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