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清真北大寺 编辑
赤峰清真北大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步行街51号,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仿照当时奉天清真南大寺的风格建造,保留了穆斯林特色。
赤峰清真北大寺,占地面积3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由正门、正殿、瑶殿、邦克楼(望月亭)、左右配房、浴室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形式,正门门楣上悬“清真北大寺”金字匾额。赤峰清真北大寺对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3月5日,赤峰清真北大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赤峰清真北大寺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步行街51号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36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918-3-21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乾隆八年(1743年),扩建重修赤峰清真北大寺。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赤峰清真北大寺重修完工。
2011年,赤峰清真北大寺完成规模较大的修缮。
清真北大寺位于中央轴线上的各主要殿堂建筑,形成前廊抱厦,中礼拜殿、后窑殿(邦克楼又称望月楼),呈高台基、规制逐渐增高的梯次式,三跨勾连搭建组合在一起做纵深配置,具有伊斯兰教建筑的显著风格特点。在殿堂建筑的装饰上,以几何纹、植物纹及阿文文字图案为主,为突出这些图案的特点,多系用平面化装饰手法,少见立体高浮雕手法,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清代伊斯兰教建筑传统的地方工艺技术。如:抱厦、礼拜殿和后窑殿(邦克楼)的清官式绘画艺术;新疆石膏塑制艺术;河州的砖石雕刻艺术等,都体现出回族建筑浓烈的民族艺术特色。大殿后为望月亭,高约30米,有木梯通入亭内,亭上顶部有铜制鎏金宝顶,已几经修葺加筑改制而为现状。
赤峰清真北大寺
一进院落
赤峰清真北大寺
一进院落中央建大礼拜殿,殿前置卷棚顶歇山抱厦,通面阔三间,通进深六檩圆山,大木构制,外檐辅作五檩叠建,施角科、柱头科、平身科(十二攒)七採昂翘斗拱,镂空花牙大雀替,内外檐及上架梁檩枋步架普施彩画,高台基石构须弥座;大礼拜殿,通面阔五间,通进深五间,抬梁穿斗式结构,大木单檐硬山建筑。殿内空间广阔,尽端墙壁处装饰圣龛,代表至高无尚的真主,地面铺设木质地板,南北两侧墙体各开起两个拱券窗,殿前(与抱厦连接)置八扇六抹连楹木隔扇门,殿后设木制宣谕台,为礼拜时阿訇主持仪式之处;大礼拜殿正后方,连建大木重檐六角歇山式后窑殿,又称邦克楼,建筑翼角卷翘,出檐深远。位于一进院落左右(南北)两侧,对称各建两排,纵深两排厢、配殿房和客厅、讲堂,通面阔各三间,通进深五架梁,大木单檐无廊硬山建筑,抬梁式结构。
二进院落
二进院落正后建住宅、办公室,北侧建客房及穆斯林浴室等附属建筑若干,进深五架梁,大木单檐无廊硬山建筑,抬梁式结构,南侧建筑已失存,北侧亦有部分失存。
地理位置
赤峰清真北大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步行街51号。
清真北大寺
交通指引
赤峰市人民政府距离赤峰清真北大寺8千米,可打车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