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仓 编辑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邦达仓邦达仓

邦达仓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绕赛1巷7号,始建于1838年,“邦达仓”的名字来自于它先前的主人——大商户“邦达仓”。

邦达仓主体建筑高三层,环形的二层楼围绕着坐北朝南的院子,房顶和一些房间的地面是西藏自治区独有的阿嘎土。院内每一根柱子描绘着传统的藏式吉祥图案。连接整个二楼的三面回廊,栏杆均雕刻出精美的花纹。 邦达仓是西藏自治区目前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森厦”(贵族宅邸)

1998年,邦达仓被拉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拉萨市古建筑保护院”; 2012年9月,邦达仓被拉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拉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邦达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邦达仓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绕赛1巷7号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402-3-7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邦达仓始建于1838年,原是贵族擦绒家族的宅第,后来卖给了来自昌都的富商邦达仓。

2011年,邦达仓大院被改造为拉萨古城中心保护较完整的古建酒店。

2012年底,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政府出资15亿元启动拉萨老城区改造工程。

建筑格局

编辑
邦达仓古建大院主体建筑高三层,环形的二层楼围绕着坐北朝南的院子。民族特色是八廓街区传统民族建筑的一个亮点。藏式民居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多为土木结构。邦达仓具有西藏自治区传统的建筑结构和特点,房顶和一些房间的地面是西藏自治区独有的阿嘎土。到了20世纪40年代,水泥、钢筋、玻璃、钢架等现代建筑材料进入藏式建筑领域,以邦达仓大院为代表的藏式建筑在采用细木条屋顶、阿嘎土地板的同时,也采用了印度进口的钢筋门窗、水泥大梁。

邦达仓

主要建筑

编辑

三面回廊

邦达仓南部为两层高的回廊建筑,围合出一处宽敞的庭院。

主体建筑

邦达仓北部则是镶嵌若干小院的三层主体建筑。

院内

邦达仓院内每一根柱子描绘着传统的藏式吉祥图案。连接整个二楼的三面回廊,栏杆均雕刻出精美的花纹。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邦达仓古建大院”的名字来自于它先前的主人——西藏自治区著名大商户“邦达仓”。而在邦达仓家族住进此大院之前,这座大院是贵族擦绒家族的宅第,后来擦绒家族在拉萨河边新建了庄园后,将此房屋卖给了来自昌都的富商邦达仓,从此以后该院便被称为邦达仓大院。

传说轶事

邦达仓指的是邦达·阳佩、邦达·热嘎、邦达·多吉三兄弟在西藏自治区内外、中国内外商业活动的总称。从民国初年到上世纪50年代末,邦达仓是云、贵、川、藏著名的商号,在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等国家也很有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邦达仓以其骡马商队开辟陆地国际运输线,有力地支援了大后方。纵观邦达仓的兴衰,在那个时代,它确实为发展西藏自治区民族商业,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邦达仓,这个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以前拉萨首富的家,经过修缮和改建,形成集客栈、餐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功能性大院。

文物价值

编辑
邦达仓是西藏自治区目前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森厦”(贵族宅邸)。 邦达仓大院体现了藏族工匠的巧妙构思与智慧。邦达仓古建大院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其背后蕴含着西藏巨商邦达昌的兴衰与功过。纪录着西藏巨商邦达昌的历史贡献与发展变迁。

保护措施

编辑
1998年,邦达仓被拉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拉萨市古建筑保护院”。

2012年9月,邦达仓被拉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拉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邦达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邦达仓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绕赛1巷7号。

邦达仓大院

交通指引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民政府距离邦达仓4.3千米,驾车约12分钟可到达。

下一篇 桑珠颇章

上一篇 拉让宁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