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达摩崖造像 编辑
仁达摩崖造像,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丹玛山,是唐朝时期的摩崖造像遗存。
仁达摩崖造像雕刻年代为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吐蕃僧人为祝颂赞普功德和福寿而开凿。仁达摩崖造像利用丹玛山峭壁岩石依山雕凿而成,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内外两重龛。外龛呈纵长方形,上部龛楣造型复杂,由两层上下相叠的华盖、弧拱型棚盖以及华盖下连接的屋形、装饰纹带和垂饰等组成,罩于中央主尊的头顶;内龛龛楣两侧上部分别刻有日、月装饰。造像主要为大日如来佛像、陪衬佛八大随从弟子和两个飞天女神,以及殿堂上部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刻像等。造像下面有吐蕃时期凿刻的藏文铭刻和数十个汉字。在造像右边刻有藏文的《普贤行愿品》经文。摩崖题记铭文记述了刻经兴佛、赞普敕命僧人参政、祈求唐蕃和好、赞普功业昌隆、众生安乐、号召百姓皈依佛法、保护佛法等内容。仁达摩崖造像是西藏古代唯一融藏文、汉文以及刻像为一体的摩崖造像,是藏东一带惟一能确定为吐蕃时期的造像铭文,对研究吐蕃时期的政治、文化、语言、书法、绘画、雕刻技术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它的发现填补了昌都地区吐蕃时期金石铭文的空白,丰富了吐蕃金石文化的内容。
2019年10月,仁达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仁达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丹玛山
所处时代:唐朝
保护级别: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505-4-028
仁达摩崖造像
仁达摩崖造像
仁达摩崖造像
仁达摩崖造像两侧菩萨的上方还各有一身飞天,左侧飞天头部右侧刻有一竖列汉文题记“××僧法藏为父母”,右侧飞天头部旁边也有一竖排汉文题记,但已不可识读。在造像区域下方和右侧上方有成组的大段题记,共计4组,其中古藏文3组、汉文1组。汉文题记残存15列,可辨有“同料僧”“都料僧马”“皇帝”等字样。第一组古藏文题记讲述的是珍爱佛法之利益;第二组古藏文题记是简略版的《普贤行愿王经》;第三组古藏文题记阐明了造像的时间、目的、参与人员等重要信息。
仁达摩崖造像
仁达摩崖造像文字
地理位置
仁达摩崖造像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丹玛山。
旺布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仁达摩崖造像,路程约71.6千米,用时约1小时41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