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阿底遗址 编辑
尼阿底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海拔4600米,距最近的城市拉萨和那曲将近300千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是一处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旷野代遗址。
2018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约4~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尼阿底遗址是人类海拔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也创造了人类挑战与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新纪录,对于探索早期现代人群挑战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迁徙、适应过程,对于研究西藏地区人群的来源与族群的形成,推动西藏地区文物、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9年10月,尼阿底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尼阿底遗址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138-1-13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尼阿底遗址
尼阿底遗址发掘现场
尼阿底遗址发掘现场
尼阿底遗址海拔4600米,距最近的城市拉萨和那曲将近300千米,是一处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旷野代遗址。
年代
由于没有发现动物化石和木炭等便于测年的样品,课题组在埋藏遗物的地层中,系统提取了石英砂,开展了“光释光”测年。根据石英砂中元素信号随着时间流逝的变化,测定出距今约4万~3万年的年代。另外,研究人员还对遗址中出土的两个螺壳进行了碳14测年,也与“光释光”测年结果保持一致。
地层和文化层
尼阿底遗址地层的划分和文化层的辨认是难点。在湖滨沉积、坡积、风沙堆积、风力剥蚀、雨水改造、冻融等作用下,该遗址的堆积过程十分复杂。课题组从遗址中分辨出三个沉积单元,三个层位的年代自下往上分别是距今约4万~3万年、距今约2万年前后以及距今约1.2万~4000年。
最下面的层位是埋藏石制品的原生层位。上面两个层位是因水流、风沙、坡积等作用后期扰动再埋藏形成的,其中的石制品与最下面的层位其实同属于一个年代。
尼阿底遗址出土石叶、石核等
石制品
尼阿底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具有鲜明的石叶技术特征。所谓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具有“预制石核—定向剥片—系统加工”等固定的操作链流程,其产品长薄、精致、锋利,代表人类石器技术的一个高峰和认知行为能力发展的新高度。
尼阿底遗址出土棱柱状石叶石核
石叶技术体系主要流行于非洲、欧洲、西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在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文化传统中不很发达,仅在新疆、宁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发现。而尼阿底遗址以石叶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文化遗物组合特征鲜明,由此具有了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指示意义。
2018年11月30日,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高星、张晓凌、王社江等学者的研究论文,公布了尼阿底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这项发现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约4万年前,也是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和最早的记录。审稿专家认为,尼阿底的发现圆满地解决了遗传学和考古学对人类最早涉足青藏高原时间的不同认知问题。
尼阿底遗址碑
地理位置
尼阿底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
申扎县人民政府
交通信息
自驾: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开车前往尼阿底遗址,路程约300千米,用时约6个小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