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中山北路14号,原为桂北路138号黄旷达的“万祥槽坊”。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原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坐东朝西,为二进三开间布局、周筑高墙、板壁间房,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

1996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11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5年8月13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17年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中山北路14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50清场),每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1500 m²

类别: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所处时代:民国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240

历史沿革

编辑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原为桂北路138号黄旷达的“万祥槽坊”。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下旬,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李克农任办事处处长,它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中共中央南方局桂林办事处、新四军驻桂林通讯处于一身,是“三位一体”的共产党设在南方一带国民党统治区的领导机关和公开办事机构。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20日,因“皖南事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被迫撤销,工作人员撤离桂林。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毁于战火,于1967年修复原貌。

1977年,依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成立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格局

编辑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原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坐东朝西,为二进三开间布局、周筑高墙、板壁间房,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前为三开间两层木楼,高10米、宽30米、深12.8米,有房14间。一层:左为值班室、警卫室、办公室,右为房东沽酒柜台。二层:为秘书室、会议室、机要室、电台、李克农住室,还有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来“八办”指导工作时的临时住房。楼后左边倚围墙建半边批厦,为文化救亡室。整个建筑呈现出古朴风雅,具有典型的桂北富有人家的住宅风格。

1967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修复原貌,复原陈列有周恩来曾住过的卧室、李克农的办公室,以及秘书室、值班室、警卫室、阅览室、会议室、宿舍等。

文物遗存

编辑

文物精品

历史钢笔历史钢笔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用过的代公章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用过的代公章

八办办事科科长邱南章名片八办办事科科长邱南章名片

李克农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用过的放大镜李克农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用过的放大镜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使用过的莱卡照相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使用过的莱卡照相机

叶剑英使用过的棕红色公文包叶剑英使用过的棕红色公文包

周恩来使用过的公文包周恩来使用过的公文包

周恩来用过的派克钢笔周恩来用过的派克钢笔

参考资料:

相关历史

编辑
抗战时期,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后的两年时间里(1938—1939年),共运送汽油、汽车、毛毯、被服、电信器材和药品等军需物资达100多车次,运送抗战人员1000多人次。

所获荣誉

编辑
1963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11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5年8月13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17年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中山北路14号。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交通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可在桂林市区乘出租直接到达, 另也可以可乘桂林市公交1路、2路、18路、k99路、100路至凤北路口站,206路、203路至凤北路站再步行200米。

开放时间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免费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50清场)。每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整修。

下一篇 李宗仁故居

上一篇 桂林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