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编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西北,漓江上游护龙河畔。明、清至民国时期村落古建筑。

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包括江头村古建筑群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北有黄家坡,南靠九仙山,西临五指界,东有笔架山,位于群山环绕之所。在群山和村落之间,又有“护龙河”“东江”“西江”这三条河流穿梭其间。江头村又称为江头洲村,有一百八十余座明清时代的古民居,青砖灰瓦,屋檐层叠,错落有致,带着古风的青色砖瓦掩映在高檐屋角中。附近不远的长岗岭古村也是一个不大的小山村,宅院建筑多为通常所见岭南民居风格,青砖墙黑瓦盖成,大户人家多个院落贯通,青石柱础、飞檐斗拱,门外有石鼓,屋内木质门框、窗棂上雕花刻画。

2006年5月25日,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西北,漓江上游护龙河畔

所处时代:明、清至民国时期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688-Ⅲ-391

门票价格:免费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编辑

江头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周敦颐后裔从湖南省道县迁入灵川江头村居住。

周姓先祖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任官广西,后迁居于此。

长岗岭村

长岗岭村古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代。

南宋理宗年间,村里的陈、莫、刘三大姓族氏从山东青州辗转南迁,于明代定居于此开始。

整体

2014年起,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开始进行保护性修缮。

建筑特点

编辑

江头村古建筑群

江头村古建筑群江头村古建筑群

江头村古建筑群山环水绕,祠堂和大多房舍都坐西朝东,是目前广西发现的唯一明中晚期、清早中晚期、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成片连续分布、保护较完整、面积较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在建筑物的要素上有祠堂、牌坊、古桥、庙宇、湖塘、河道等,与世界文化遣产西递村的构成要素基本相同。 从现代建筑学来说,方位与朝向显得很大气。该村兴建有1000余年历史,是中国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后裔繁衍生息之地,明代迁居至江头村,清乾隆后该村周氏出现了7名翰林、8名进士、25名举人、170名秀才的科举奇迹。村落的总体建筑也体现出“出污泥而不染”的朴实谦和风格。

江头村历史悠久,古民居建筑种类齐全,规模宏大。在该村还保留有江头周氏居住的100余座明清古建筑,建筑的着色、雕花、布局均按周敦颐的理学文化构建,具有明显的文化特色。村中保存住房180余座,620余间,其中60%以上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明代的房子穿斗式结构,有照壁窗,较低矮。清代的房子(是古建筑群的主体)青砖包墙到顶,山墙造型多样,高大轩敞。各家的梁、柱、枋、檐雕饰以龙、凤、鹿和莲花等吉祥物,不追求华丽张扬。

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长岗岭村古建筑群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长岗岭村古建筑群前有毛界岭,背依雄狮山,左靠挂膀山,右依天鹅山,四周山岭如同屏障,形同五龙抢珠的阵势。有“小南京”之美称。昔日这里商贾云集,人才辈出,村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60余座。该村陈、莫、刘三姓居民依托地理优势经商发迹,清代民国时期成为桂林一带的富豪村,该村古民居的跨度、高度、宽度堪称桂林民居之首,古墓石雕的豪华气派、古商道的幽深完整也位居桂林之前列,以至后人称“前有靖江王陵,后有长岗古墓”。

该村尚保留清朝早期建筑的陈家大院9进,莫家老大院11进,莫家新大院10进,另有五福堂公厅、莫氏宗祠、卫守府官厅、“大夫第”、“别驾第”等府第古宅。宅院建筑规整雄伟,宽敞明亮,窗雕、格扇玲珑剔透、天井和巷道一律用青石板铺就。正屋两侧排立比正屋略低的横屋,供奴婢居住,显示出严格的等级之分。这些古民居建筑群,有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有斗拱建筑,藻井建筑。两座古戏台,一座祠堂,官厅,公厅(又名祖厅),全用青砖青瓦建成。建筑形式有歇山顶,硬山顶,飞檐翘角,形态多样,实为罕见。加上古道沧桑幽寂,古墓豪奢气派,是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商埠古村。

主要建筑

编辑

江头古民居博物馆

江头古民居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7月,馆舍展示地点设在爱莲家祠和现老年活动中心礼堂厢房(原周润泽宅),在现有的古建筑中对江头村爱莲文化、《周氏家训》及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弘扬“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的爱莲文化和优良家风。

爱莲家祠

爱莲家祠爱莲家祠

爱莲家祠,也称周氏祠堂,始建于清代,从建成之初,就被称为爱莲家祠,其称正是取自周敦颐的著作《爱莲说》,据说,黑色的堂屋梁柱与红色的壁板相接,便有“出淤泥而不染”蕴意,劝诫子孙应像莲花那样高洁端正,正直做人,廉洁为官。 由此,江头村村民世代秉承周敦颐治学修身之道,崇尚读书,热衷科举。清代共有上百人考取功名,因此享有“家祠莲花地,江头进士村”的美誉,形成独特的“爱莲文化”和“科举仕宦文化”。 建筑外观青砖黑瓦、飞檐斗拱,庄重古朴。内部雕梁画柱,工艺绝伦。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中国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倡导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人处世道理,孕育了一个“百年清官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江头村。明洪武元年(1368年),周敦颐后裔从湖南省道县迁到这里居住,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

自清乾隆以后,江头村科举及第人数众多。全村有168人出仕,其中一品官4人,二品官4人,五品以上37人。该村人勤奋读书为官清廉,因此江头村享有“才子村”和“清官村”的美誉。

活动建设

2016年6月18日,灵川县举办了江头村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姑娘节”。该县在当天举行“神奇灵川·爱莲江头”乡村文化体验活动,推荐当地的爱莲文化。通过举办“沐浴书香”古文诵读、“莲舞清风”文艺演出、“姑娘节”民俗巡游和200亩荷花园“荷塘乐瑟”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探寻古建筑群的奥秘,观赏魅力田园的诗意风光,尽享“姑娘节”的民俗风情。

研究价值

编辑
江头村民居建筑的着色、雕花、布局均按周敦颐的理学文化构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长岗岭村的古民居之跨度、高度、尺度和体量堪称桂林民居之首;古墓石雕豪华气派;古商道的幽深完整也位居桂林之首位,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06年5月25日,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江头村被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江头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旅游信息

编辑

江头村

地址:江头村古建筑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漓江上游支流甘棠江西畔。

江头村古建筑群

门票:免费

交通:从桂林搭乘到灵川的短途公交专线车,在灵川县城转乘到九屋镇的班车,在九屋下车步行10分钟即到。

长岗岭村

地址:长岗岭村古建筑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兴安灵渠至桂林、大圩古商道的中央。

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

门票:免费

交通:建议自驾前往,导航“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

下一篇 燕窝楼

上一篇 秦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