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旧址 编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江战役旧址湘江战役旧址

湘江战役旧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全州、灌阳三县交界的湘江两岸,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湘江战役的发生地。

湘江战役旧址主要包括湘江战役战场、渡口、指挥部旧址、烈士墓等。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在灌阳县新圩、全州县脚山铺和兴安县光华铺三地展开阻击战,最终获得胜利;中央机关渡江指挥部旧址(三官堂),两进四合院式,砖木结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风火山墙,湘江战役期间,红一、三军团曾先后在此设立临时指挥部;红三军团新圩阻击战指挥部旧址(九如堂),坐北朝南,分上下两座,内设天井和厢房,砖木结构,保存完整。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以巨大损失换来伟大转折,其“敢于突破、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湘江战役留下的红色遗址,对研究湘江战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湘江战役旧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2006年5月,湘江战役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湘江战役旧址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全州、灌阳三县交界的湘江两岸

所处时代:1934年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1028-5-15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旧址(蒋家祠堂),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

红三军团新圩阻击战指挥部旧址(九如堂),建于清光绪年间。

中央机关渡江指挥部旧址(三官堂),建于民国年间。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同年11月25日,悉知蒋介石布防重兵,要将中央红军剿灭在湘江以东地域的意图后,中革军委当天即向全军紧急下达了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作战部署。面对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在灌阳县新圩、全州县脚山铺和兴安县光华铺三地展开阻击战,红五军团担任全军的后卫,在湘桂交界一线边行军边阻敌,最终突破了湘江天堑,粉碎了敌人的图谋,胜利实现了战略目标。但经此役,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至3万余人。

脚山铺易荡平烈士墓、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红军烈士墓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光华铺、城东村、兴田村红军烈士墓,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986年,重建。

1987年,在维修千家寺(红军转战休整地旧址)时发现了红军标语。

2019年,灌阳县对下立湾红军救护所旧址进行修缮。

建筑格局

编辑
湘江战役旧址主要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全州、灌阳三县交界的湘江两岸。主要包括湘江战役战场、渡口、指挥部旧址、烈士墓等组成。

主要建筑

编辑
全州觉山铺阻击战旧址

全州觉山铺阻击战旧址全州觉山铺阻击战旧址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觉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

中央机关渡江指挥部旧址

中央机关渡江指挥部旧址

中央机关渡江指挥部旧址(三官堂),位于兴安县界首镇下街,建于民国年间。两进四合院式,砖木结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风火山墙,占地面积约149平方米。三官堂坐西面东,紧临界首渡口,地势较高,周围无任何遮掩物,便于观察渡口四周的情况。湘江战役期间,红一、三军团曾先后在此设立临时指挥部。

红三军团新圩阻击战指挥部旧址

红三军团新圩阻击战指挥部旧址红三军团新圩阻击战指挥部旧址

红三军团新圩阻击战指挥部旧址(九如堂),位于灌阳县水车乡宾家桥村,原为私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朝南,分上下两座,内设天井和厢房,砖木结构,总面积约290平方米,保存完整。

中央机关驻扎地旧址

中央机关驻扎地旧址中央机关驻扎地旧址

中央机关驻扎地旧址(红军街),位于兴安县界首镇,当年红军渡江时为中央机关驻扎地,解放以后,人们把镇内古街称为“红军街”。

红军转战休整地旧址

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

红军转战休整地旧址(红军标语楼),位于兴安县华江乡千家寺,占地面积131.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3平方米。楼为双层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在二楼的骑楼墙面上书写有大量的宣传标语和漫画,红军撤离后,当地群众用草浆灰覆盖在标语上面。1987年,在维修该寺时发现了红军标语。

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旧址

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旧址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旧址

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旧址(蒋家祠堂),位于灌阳县新圩乡下立湾村,原为蒋氏祠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约12米,进深约19米,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保存完整。

红军烈士墓

光华铺红军烈士墓光华铺红军烈士墓

光华铺、城东村、兴田村红军烈士墓,位于兴安县界首镇光华铺;脚山铺易荡平烈士墓,位于兴安县才湾镇堂山铺村;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红军烈士墓,位于灌阳县新圩乡新圩村。

文物遗存

编辑
迫击炮

迫击炮迫击炮

这门迫击炮,60毫米口径,来自当年红军抢渡湘江的凤凰嘴渡口。2017年,被打捞出来。

主要展览

编辑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位于兴安县城双拥路56号,于1993年在兴安县城南狮子山修建;1996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碑园主要纪念设施有大型烈士群雕、纪念碑、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英名廊、福建籍和江西籍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雕塑、清石园等。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2019年9月12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纪念园总占地面积约970亩,主要包括纪念馆和纪念林。自开园以来,这里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展示红军长征历史全貌的专题纪念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湘江战役和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展陈既有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又有大型雕塑、场景模拟和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其中展出湘江战役的文物有130多件,它们大多来自民间捐赠和战场旧址挖掘。

文物价值

编辑
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以巨大损失换来伟大转折,其“敢于突破、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湘江战役留下的红色遗址,对研究湘江战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湘江战役旧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保护措施

编辑
2006年5月,湘江战役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湘江战役旧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全州、灌阳三县交界的湘江两岸。

湘江战役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湘江战役旧址,路程约2千米,用时约8分钟。

下一篇 晓锦遗址

上一篇 恭城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