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济深故居 编辑
李济深故居,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坡头村,料神自然村,距梧州市区约30千米,距离龙圩区18千米,距离大坡镇7千米。
李济深故居整体成庄园形式,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2010平方米,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围墙四隅有炮楼,内有四合院式厢房和三层青砖楼房,中西式风格,有大小厅房53间,占地1.35万平方米。院落大门上有前中央总书记胡耀所提“李济深故居”的牌匾。故居一、二进为两层,第三进则是三层,是一座既具有中国传统艺术又有西洋装饰风格的近代建筑体。
1995年1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李济深故居被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11月20日,李济深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李济深故居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
所处时代:民国
占地面积:3500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4-224-5-2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济深故居曾多次进行维修。
1985年,对故居主体建筑进行维修,修复原有的围墙。
1992年,对故居前座瓦面及凉亭进行维修。
1995年,对故居主体进行全面维修(包括:瓦面、梁木桁条、楼板、楼面阶砖、墙垣等),重建门楼及围墙。
1999年,对故居后座三楼的走廊、庭院、侧房、水塘、厕所进行维修;2011年对故居主体建筑、围墙内环境整治(葡萄架、电控室、厕所、绿化)、门楼、马房、照明配电、室外消防栓及给水系统及围墙外环境整治(室外砖地面、地面排水系统、八角亭及拱桥、池塘、九曲十三弯)进行全面维修。
2017年,对李济深故居进行景区开发利用,投资350万元编制国家4A级景区规划,对停车场进行改造,建设完善游客中心、新建设旅游厕所、游步道、建设旅游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加强对故居的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成功创建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
2019年,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进行提升工程,工程包括:景区整体环境提升、文物本体维修及陈列布展,目前已全部竣工,总投资约1700万元。在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后,加强李济深故里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的开发、管理,促进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树立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景区的良好形象,达到景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李济深故居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风景图
李济深故居整体成庄园形式,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2010平方米,景区属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围墙四隅有炮楼,内有四合院式厢房和三层青砖楼房,中西式风格,有大小厅房53间,占地1.35万平方米。院落大门向南侧开设,大门上有前中央总书记胡耀所提“李济深故居”的牌匾。故居一、二进为两层,第三进则是三层,一进庭院的中庭地面,是由青砖铺设的八卦阵图案。庭院四周厅房交错,层层有走廊相通,楼地板均由地砖铺设,二层四周回廊是西式铁艺护栏,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西式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图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主体建筑除了厅堂和房间之外,还增设有炮楼、瓦面走道、射击孔等防御设施,三进顶层还设有电报室和南报编辑部。故居四周围墙环绕,东与民居相接,南与村舍为邻,西为满眼碧绿的荷花池,荷花池旁青砖游廊,一道九曲十三弯的小河蜿蜒地从大门前流过,四周田园青山左边为格木林,右边为跑马岗。
李济深故居远景
李济深故居
相关人物
李济深
1996年11月20日,李济深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李济深故居被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梧州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
李济深故居旅游区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距离龙圩区18千米,距离梧州市区30千米。
李济深故居
交通路线
公交:无公交直达,可以乘坐48路转207路。
自驾:广西梧州市沿苍海大道→184县道行驶29千米;到达李济深故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
上一篇 西林教案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