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家具 编辑
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明式家具,着重一个“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我们要介绍的是后者。
中文名:明代家具
背景:农业和手工业发达
文献:《云间据目抄》
特点:材美工良,造型优美
明代家具
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明清时期,此两地成为家具的重要产地,其实是和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发达是有直接联系的。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中有这样一条:“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类。纨绔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及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可,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瓮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竟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由此可窥得明代后期苏、松地区家具与民风之一斑。
明代是自汉唐以来,我国家具历史上的又一个兴盛期。随着当时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园林和住宅建设也兴旺起来,贵族、富商们新建成的府第,需要装备大量的家具,这就形成了对于家具的大量需求。明代的一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的参与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高档木料,这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明代家具的造型非常简洁明快,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经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对称式,如一桌两椅或四凳一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
造型
图1 线条简洁
结构
榫卯结构
装饰
明代家具装饰
木材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当我们看一件家具,判断其是否是明代家具时,首先要抓住其整体感觉,然后逐项分析。只看一点是不够的,只具备一个特点也是不准确的。这四个特点互相联系,互为表里,可以说缺一不可。如果一件家具,具备前面三个特点,而不具备第四点,即可肯定他说,它不是明代家具。后世模仿上述四个特点制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
明代家具
明代床榻
椅凳
明代座椅
框架
明代黄花梨家具
屏联
明代座屏
十六品:1、简练 2、淳朴 3、厚拙 4、凝重 5、雄伟 6、圆浑 7、沉穆 8、秾华 9、文绮10、妍秀 11、劲挺 12、柔婉 13、空灵 14、玲珑 15、典雅 16、清新
八病:1、繁琐 2、赘复 3、臃肿 4、滞郁 5、纤巧 6、悖谬 7、失位 8、俚俗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中的精品雕刻,把紫檀木纹路中细若游丝的精微、凝重沉穆的圆润、劲健浑厚的质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把黄花梨木温润似玉的情调、行云流水的纹理、不翘不裂的特性运用得炉火纯青。明式家具雕刻珍品历经几百年的风化,在器物表层形成了厚厚的包浆,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
装饰手法
其雕刻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圆雕,多用在家具的搭脑上,浮雕,有高浅之分,高浮雕纹面凸起,多层交叠。
浅浮雕以刀代笔,如同线描。透雕,是把图案以外的部分剔除镂空,造成虚实相间、玲珑剔透的美感。它有一面作和两面作之别,两面雕在平面上追求类似于圆雕的效果。
透雕多用于隔扇、屏风、架子床、衣架、镜台等。
半浮雕半透雕,主要用在桌案的牙板与牙头上,展示出一种扑朔迷离的美感。
主要表现
首先:线脚的走势产生极富动感的韵律。根据不同的家具风格,采用不同的线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装饰效果,通过自然畅达的线脚走势,我们完全可以品味到明式家具雕刻艺术中富于流动感的美妙韵律。
其次:曲线结构是明式家具雕刻艺术的灵魂。明式家具中的罗锅枨、三弯腿、透光、彭牙、鼓腿、内翻马蹄、云纹牙头、鼓钉等,既具备了加固、支撑、实用的功能,又起到了点缀美化的作用,体现着雕刻工艺的特征。
最后:优美的造型即是完整的雕塑杰作。我国传统家具造型,把建筑艺术的连接有序、穿插有度,以及须弥座的稳定牢固、平衡和谐、美观通透的东方美学神韵发挥到极至,无一不体现出方正凝重的三维造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