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空铸剑 编辑
《长空铸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与中央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根据王玉彬、王苏红的小说《惊蛰》改编,由赵为恒执导,吴京安、牛莉、胡亚捷、王新军等主演。
该剧以空军转型建设和跨越式发展为背景,讲述了装备“蓝鲨”战机的一个航空兵师,在师长萧广隶带领下进行训练改革的故事。
2004年7月2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
长空铸剑剧照
驻扎在东南沿海某空军基地的107师是一支战功卓著的王牌英雄部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又被军委和空军定为首批快速反应机动作战部队,率先装备了我军最新型的“蓝鲨”战斗机。1999年初春,当惊蛰的第一声霹雷炸响之时,107师又赢得了新的辉煌——因连续保证10年飞行安全而被上级命名为“安全红旗师”。这个新的亮点吸引得各级领导和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纷至沓来,全师上下也都为此而兴奋地忙碌着、准备着。恰在此时,上级突然组织的“歼字99”演习使得107师暴露出诸多问题。倘若不是新任师长萧广隶果断指挥并运用特技地靶攻击的战法挽回颓势,一场大规模的陆、空联合演习便毁在107师的手里。
一个王牌的新装备部队、一个刚刚受到命名的安全红旗师、一个空军首批的快速反应部队,却不能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甚至一场演习都不能胜任,引起萧广隶和新任政委季浩苏的深深思索。透过蛛丝马迹,尤其通过调看以往训练的“飞参”,萧广隶和季浩苏震惊了:原来,前任领导班子,特别是前任师长、现在的副军长梁云翰为了保住107师的虚假的辉煌,为了10年安全的荣誉,乃至为了个人的政绩,竟在飞行训练中降低难度,掺了水分。
严峻的现实令踌躇满志、力图从根本上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季浩苏,尤其是刚刚出国学习归来,决心为人民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战略转变作出贡献,揣着“跨海突击”训练方案前来上任的萧广隶,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倘若上任伊始便揭开盖子,全盘否定前任领导,否定一个多年被上级树立为先进典型的英雄部队,不仅会引起部队的上下动荡,而且对各级领导,特别是一向关注、重视,并为107师的成长付出了巨大心血的军区空军司令员康良宇既无法交代,也是一种否定;倘若捂住盖子,维持虚假辉煌,一旦战争来临,107师无疑会有辱使命,愧对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况且,部队训练和战斗力薄弱到如此程度,一招不慎便会导致飞行事故。萧广隶和季浩苏经过苦苦思索和磨合,终于作出艰难的抉择:暂不揭开盖子,而采取退一步,进两步的方案,从补训入手,打牢基础,而后进行训练结构的改革重组,加大实战课目的训练难度和进度,最终完成“跨海突击”训练,把107师锤炼成为未来战争中攻防兼备型的空中铁拳。
然而,改革的路上一波三折,阻力来自方方面面。矛盾的各方围绕着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战斗力这一和平时期军队训练带根本性质的问题,也是当今高科技、新装备部队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了一次次激烈的冲突和较量。正当萧广隶和季浩苏坚持“绝不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保证安全”的全新训练理念,带领部队冲过一道道难关,改革前景日见光明的时候,一场意外的飞行事故又将他们打入谷底,重新陷入困顿和迷茫。在季浩苏和团长魏山河、贺鹏以及飞参管理员成果等人的帮助激励下,萧广隶重振精神,带领部队摆脱事故造成的阴影,投入了“跨海突击”训练的准备。不料这个训练方案又遭梁云翰副军长的彻底否定。萧广隶为此几乎心灰意冷了。
《长空铸剑》剧照
这时,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了,萧广隶的妻子慕卿作为新华社记者亲历了那场战争。残酷的战争不仅使慕卿加深了对军人、对丈夫的理解,也促使她向萧广隶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一旦中国发生战争,他的107师是否能够捍卫和平的天空。萧广隶被深深地触动了。决心为了军人的神圣使命勇闯禁区,完成“跨海突击”训练。然而,梁云翰闻讯匆匆赶到107亲自坐镇,又使“跨海突击”再次流产。
1999年可谓多事之秋。面对日益严峻的台海局势,萧广隶和季浩苏不顾个人得失,以军人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冒着大不韪的罪名,成功地实施了用“跨海转场”模拟的“跨海突击”训练。马蜂窝终于捅大了。军区空军司令员康良宇和副军长梁云翰带领工作组赶到107师彻查此事,萧广隶和季浩苏受到了停职反省的处分。在这种情况下,飞参管理员成果勇敢地站出来,向康良宇展示了“跨海突击”和萧广隶、季浩苏到望海上任之前107师的“飞参”资料,以强烈对比的铁一般的事实,揭示了部队在艰难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令康良宇万分震惊和感慨,也使整个部队以及梁云翰本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确立了“贴近实战,突出对抗,从难从严,科技兴训”,军事训练以战斗力为最终标准的指导思想 。
21 -22
- 第1集
驻扎在空军望海机场的航空兵107师,是一支战功卓著的光荣之旅。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又被军委和空军定为首批快速反应机动作战部队,率先装备了我军最新型的“蓝鲨”战斗机。新任师长萧广隶和政委季浩苏上任之际,正值该师安全10周年庆功大会召开之时。然而,当天他们接到的同一个匿名电话以及观察到的一些反常现象,引起他们的深思和不安。他们当即决定,进行一次夜间紧急战斗转进演练,检验这支部队。与此同时,一个在机场附近建了独资企业的台商神秘地潜入了营区。狂风暴雨中的战斗转进演练,果然进行的紧张迅速,干净利落,体现了这个部队的良好素质,赢得了前来采访的记者们的惊叹和萧广隶、季浩苏的赞扬。就在演练即将结束之时,107师突然接到上级命令──于次日参加S军区代号为“歼字99”的陆空联合演习。
- 第2集
由于任务来的突然,加之天不作美,“歼字99”联合演习因为107师的“蓝鲨”不能升空,而一再推延,使得陆军的几万官兵风餐露宿在演习场,也让亲临演习场的军区空军司令员康良宇坐立不安。在萧广隶和季浩苏的坚持下,“蓝鲨”终于在演习预定日的第三天起飞了。然而起飞后又暴露出诸多问题,倘若不是萧广隶的果断指挥并运用特技地靶攻击的战法挽回颓势, 这场大规模的联合演习便毁在107师的手里。
- 第3集
一个王牌的新装备部队,一个刚刚受到命名的安全红旗师,一个空军首批的快反部队,却不能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引起萧广隶和季浩苏的深深思索。问题究竟在哪里,就在他们透过蛛丝马迹查找原因时,师里又出现了神秘而又令人惊讶的“死鱼事件”,有人将钓着一条死鱼的渔杆挂在荣誉室的“10年安全红旗师”的金牌下。于是引发新的波澜。
- 第4集
为了弄清部队真实情况,摆脱两眼一摸黑的现状,萧广隶下决心调看107师以往飞行训练的“飞参”资料。这件事,在军、 师两级领导中引起轩然大波。更让调看了“飞参”的萧广隶和季浩苏极为震惊:原来,前任领导班子,特别是前任师长、现在的副军长梁云翰为了保住107师的表面辉煌,为了10年安全的荣誉,乃至为了个人的政绩,竟在飞行训练中降低难度,掺了水分。萧广隶和季浩苏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经过苦苦思索和磨合,他们终于做出艰难的抉择:为了部队的稳定以及防止由此出现的负面效应,只能暂不揭开盖子,而采取退一步进两步的方案,从补训入手,尽快提高部队的打赢能力。这期间,已经退休却不离队、终日守在机场鱼塘钓鱼的原师副参谋长董大元主动承认,荣誉室的死鱼是他挂的,因为他看不惯部队存在的某些“沽名钓誉”的现象。
- 第5集
康良宇司令员来到107师检查工作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目的是了解107师在“歼字99”演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梁云翰和师里老班子成员参谋长沙望垠、副政委闻东玉非常紧张,惟恐萧广隶把“飞参”的问题捅出来。沙望垠匆忙布置飞参室管理员、女工程师成果,把“飞参”资料全部封存到保密室。这一举动令成果大惑不解,并由此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十分震惊地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萧广隶和季浩苏却不动声色地把这件事捂住了,仅向康司令员提出了补训的请求。
21 -22
分集剧情来源
演员表
- 吴京安 饰 萧广隶
- 配音 -
- 备注 107师师长
- 杨树泉 饰 季浩苏
- 配音 -
- 备注 107师政委
- 白志迪 饰 康良宇
- 配音 -
- 备注 军区空军司令员
- 王新军 饰 魏山河
- 配音 -
- 备注 “蓝鲨”团团长
- 胡亚捷 饰 贺鹏
- 配音 -
- 备注 “歼七”团团长
- 梁振亚 饰 沙望垠
- 配音 -
- 备注 107师参谋长
- 郭旭新 饰 闻东玉
- 配音 -
- 备注 107师副政委
- 周明汕 饰 梁云翰
- 配音 -
- 备注 107师前任师长、副军长
- 国庆 饰 燕扬
- 配音 -
- 王超 饰 高转转
- 配音 -
- 王俊人 饰 吕锦平
- 配音 -
- 陈国典 饰 董大元
- 配音 -
- 刘廷作 饰 贾勇
- 配音 -
- 谭涛 饰 俞聪
- 配音 -
- 杨宝亮 饰 萧桂圃
- 配音 -
- 程鹏 饰 张大锁
- 配音 -
- 林永健 饰 马成喜
- 配音 -
- 牛莉 饰 成果
- 配音 -
- 备注 飞参室管理员、女工程师
- 刘敏涛 饰 司小绵
- 配音 -
- 备注 魏山河的妻子、卫生队医生
- 陈瑾 饰 林慕卿
- 配音 -
- 温玉娟 饰 夏林
- 配音 -
- 备注 季浩苏的妻子、心理医生
- 卢吉兰 饰 萧兰台
- 配音 -
- 刘敏 饰 宁琪
- 配音 -
- 唐静 饰 窦秋云
- 配音 -
- 张倬 饰 湾湾
- 配音 -
- 刘楚君 饰 虫虫
- 配音 -
职员表
出品人 | 朱彤、刘邦基 |
制作人 | 汪国辉、祝自於(总制片人)、郭旭新、毛力(制片人)、廉振华(责任制片)、孙琳、李潮河、李淼(制片主任)、雒长春、姚海勇、孙玉泉、宋国旗(制片) |
监制 | 李永德、黄新(总监制)、王征、谭湘江、赵国光(监制)、阎国光、徐学琥、何旭京(执行监制) |
原著 | 王玉彬、王苏红 |
导演 | 赵为恒 |
副导演(助理) | 姜瑞林、梁振亚、王俊人 |
编剧 | 孙俊哲、敬应龙、宋琨(总策划)、于振铎(责任编导)、王玉彬、王苏红(编剧)、侯健飞(文学编辑) |
摄影 | 王长宁、刘尔康(摄像)、刘国胜、郭伟(空中摄像)、高琨、孙庆云、项亚才(摄像助理)、崔浩、杜鹏(摄像机械员) |
配乐 | 郭晓天、郭思达(作曲)、梁茫、阎肃(作词)、刘和刚、珊瑚(演唱)、亚洲爱乐乐团(演奏) |
剪辑 | 毛宏、潘冬冬 |
道具 | 孙光、程少尉、张弓 |
美术设计 | 张岩(美术)、李军(副美术) |
造型设计 | 周亚萍、齐冬婧(化装) |
服装设计 | 孙伟、王丽梅(服装) |
视觉特效 | 孟晓、鄱阳(特技制作) |
灯光 | 马继成(照明)、王建刚、刘晓舟、李涛、辛晓建、洪一狄、荀连文、包小虎(照明助理) |
录音 | 盛洪涛(录音)、于杰、王志军(录音助理) |
场记 | 毛宏 |
军事顾问:周来强、乔泰阳、李学忠
军事统筹:马健、孙宏伟、程军翔
军事协调:赵荣献、冀有泉、刘剑波
空军协拍人员:刘锐、贾宇峰、苏继峰、马德祖、田洪俊、穆顺明、杨杰、高国强
演职员表来源
萧广隶
演员吴京安
配音-
107师新任师长,一个情感丰富的空军飞行员,多谋善断、敢闯敢拼,作为改革派的他有着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新型指挥观念,同时因为一心扑向工作牺牲了个人生活,导致妻子闹着与他离婚。
成果
演员牛莉
配音-
飞参室管理员,漂亮而有才华的女工程师,性格刚强又不失柔和,还带了点俏皮,她率先发现了军内以往飞行训练的真相,之后与萧广隶协定保密,同时也作为技术人员潜心进行科研攻关。
贺鹏
演员胡亚捷
配音-
321团团长,一个年轻热血、为人实在的飞行员,梦想着驾驶“蓝鲨”战斗机,因为自己率领的部队没有装备而有些怀才不遇,慢慢成熟的他最终实现了愿望。
康良宇
演员白志迪
配音-
军区空军司令员,是第一个击落“B—17”战机的空军英雄,他关心下级的成长,深得部属的敬重,却与下级脱离,不了解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人才的运用和管理问题。
魏山河
演员王新军
配音-
“蓝鲨”团团长,沉着冷静,技术过硬,他领导着装备新型战斗机的飞行员展开了补训,而飞机起火时,他不顾个人安全成功迫降,受到赞扬。
季浩苏
演员杨树泉
配音-
107师新任政委,考虑周详、见识甚广,平日里严肃又不缺乏人情味,和萧广隶在观念上总是出奇一致,并且时时在萧与保守派间从中调和。
角色介绍来源
该剧集结了空政话剧团所有经常出现在荧屏上的演员,主演中只有三个是外借演员,其他全部是空军自己的演员 。
剧中的“蓝鲨”战斗机(2004年)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型的战斗机,经过上级领导批准才出现了几个侧面镜头和整体镜头 。
在广东一个小县城取景时,演员们为了使自己在外形上更接近职业军人,自发地到室外锻炼身体 。
八月广东的气温总在30多度上下,机场跑道上地表温度则可达40度,于是人们把被汗浸湿的衣服脱下来搭在跑道上晒,一分钟就能全部干透并穿上接着拍戏 。
剧组因很多人初来南方吃饭不习惯专门成立了伙食小组,剧务主任姚海勇一度还与到前方来检查工作的原空政话剧团团长何旭京上街为大家四处寻找北方饺子馆 。
剧中有一场陆海空三军“将军代表团”来考察参观和一场记者们来采访的戏,因为得同期声说台词,制片人郭旭新带着工作人员为在当地找形象、口音接近角色的“一般群众”费劲周折,最后在部队内部找到一批官兵完成了拍摄 。
剧中的飞行戏较多,因为不能影响部队正常飞行训练和战备任务,拍摄期间有一个本已完成训练任务即将“归建”的飞行团,临时退掉运送物资返回驻地的车皮,配合完成了有关戏段的拍摄;
剧里有不少阴雨天的戏,可拍摄时偏偏常是晴朗的天气,于是从剧组到部队的相关部门都想尽办法捕捉每一片可利用的云朵,甚至一次剧组在外边开车跟着乌云往回跑,才终于抢拍出一场阴雨戏。
事实性错误
剧中在军区大演习的时候,解放军空军王牌师、快速反应部队把(2004年)在服役的苏-27战斗机和20世纪70年代使用的米格-21战斗机分配到了同一个机场上 。
剧中107师对境外飞机进行拦截,实际上不是师级指战员能下令的行动;在空军部队也不会出现存在影响飞行因素的飞行员(像失恋的燕扬、闹婚变的萧师长)还在执飞的情况。
剧中某个团长总骑着摩托车到处溜达,但在中国空军里严禁军官骑摩托车。
《长空铸剑》海报
该剧反映的事件为1999年,萧师长和成果两人在阅览室会面时看的书却是2003年第9期的。
剧中将军团来参观苏-27战斗机进行飞行表演时,导演用上了1996年俄罗斯“勇士”表演队在珠海航展上的表演录像,飞机不时出现明显的白蓝红三色涂装标志;
剧中苏-27战斗机做转弯时,一翻身变成一架3翼面的苏-35战斗机;
剧中飞机起飞时是苏-27战斗机,到攻击的时候变苏-30战斗机了,并且明明没带导弹却冒出了导弹;
剧中苏-27战斗机能在挂弹状态下做出“眼镜蛇”机动,之后却不能锁定飞到其前面的歼-7战斗机;
剧中苏-27战斗机起飞时打开了减速板,降落时却不打开减速板;
剧中首长们观看演习用的望远镜各不相同,疑似非军用望远镜;
剧中萧师长登上35号机执飞,但爬下来时变成了27号机。
创作背景
该剧根据王玉彬、王苏红反映空军新装备部队的小说《惊蛰》改编,从小说到电视连续剧的创作历时三年,创作这部文学作品的念头源于“王伟事件”后,一位硬送给他们报的卖报老人要“空军给中国争口气”的请求 ,于是两人怀着这句话带来的沉重责任感和使命感采访、构思和写作了整个小说,以及据此改编的剧本 。
拍摄过程
电视剧于2003年7月13日开机,空军组成了拍摄保障领导小组,由副司令、副政委任组长,司、政、后、装四大部领导任副组长,15个二级部领导参加,组织指挥具体拍摄和保障工作 ;剧组在北京经过短暂的试拍摄之后,于2003年8月4日(七月七)这天乘坐空军的专机飞往广东某外景地 。在拍摄该部电视剧时,动用了空军大量新型战机,共出动飞机390架,直接参加拍摄官兵有上万人,动用地面车辆580台。
出品单位
联合摄制 | 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宣传部 | |
中视股份有限公司 | |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技术支持 | 中视北方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银河星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
协拍单位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空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 | |
中国人民解放军95949部队 | |
中国人民解放军95959部队 | |
中国人民解放军93605部队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 |
特技制作 | 中视传媒包装工作室 |
正面
作为一部军旅题材电视剧,全剧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而是将战争隐于镜头背后,但从中扑面而来的战争气息却能使观众感受到战争悄然临近、势在必夺的脚步;这种让思考穿透情节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军旅题材电视剧独有的艺术魅力。作品通过塑造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使得其视野超越了一个航空兵师的盛衰荣辱、变革成败,从而在中国空军,乃至中国军队改革发展和对未来战争的思考中,将电视剧的触角伸向了更深的层面。(《北京青年报》评 )
该剧一开始就扣人心弦,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航空兵107师艰难的铸剑之路。这部电视剧难能的可贵之处,在于直面现实生活,对军队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冷静地思考,对军队面临亟待解决的重大矛盾进行了大胆的揭示,对军队改革中必然经历的阵痛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有了更多的危机感,更多的忧患意识,更多的理智与清醒。该剧一部少有的表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深刻触及军队改革和困惑的优秀作品,也是既高扬主旋律,又有可视性的军事题材电视剧的重头之作。(《解放军报》评)
《长空铸剑》虽打破了观众已经习惯了的军队指挥官之间存在矛盾冲突的套路,但全剧剧情照样曲折起伏;不仅塑造了萧广隶、季浩苏、魏山河等一批有血有肉、令观众震撼的军人形象,还塑造了林慕卿、司小绵、宁琪等一批性格各异的军嫂,使观众可以借助于这些军人家属更深切地理解军人和战争。(《解放日报》评)
负面
尽管这部军旅剧中的恢弘场面很能吸引眼球,但剧中的“硬伤”比比皆是,除了在技术常识方面的“硬伤”外,剧情也让人不甚满意。在《长空铸剑》第一集里,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军旅杀气,却有为挽救爱情而忙乱的“师长”和官场上的勾心斗角。(《重庆晚报》评 )
该剧情节公式化、模式化,屡屡犯常识性的低级错误。(《羊城晚报》评 )
编剧为男主角设计的家庭困难太过牵强,剧中为了突出萧师长的艰难处境,给他安排了一个“歇斯底里”的老婆和一个“心理变态”的儿子,他的同事都有好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就衬托得他的不幸太虚伪。(《江南时报》评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