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井 编辑

2003年李杨执导电影

盲井盲井

《盲井》是由李杨自编自导,王宝强李易祥王双宝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3年2月12日在德国柏林电影节上首映,4月15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

该片改编自刘庆邦的中篇小说《神木》,题材来中国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郑吉宽团伙(致死110人)、潘申宝团伙(致死28人)、余贵银团伙(致死38人)。该片采用纪实主义的拍摄手法,讲述了两个农民一一宋金明、唐朝阳,将陌生的农民工骗到黑暗的矿井下杀死,制造出事故假象,然后冒充死者的亲属向煤矿方索要赔款的故事 。

该片于2003年荣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在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评选中,该片获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 ;在第5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中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影评人、最受观众欢迎等五项大奖以及其他十余项大奖 。身为主演的王宝强则也凭藉《盲井》获得了法国第5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第2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

剧情介绍

编辑

《盲井》剧照

私人小煤矿漆黑的矿井下,农民工唐朝阳(王双宝饰)和宋金明(李易祥饰)残忍地用镐头杀死了弟弟唐朝霞,然后制造了事故现场。矿长紧张地布置人封锁整个煤矿,在宋金明的“斡旋”下,矿长用3万块钱换得唐朝阳一张“永不追究”的书面声明。

小旅馆里,两人平分了3万块钱。原来,“唐朝霞”只是个姓元的农民工,一个可怜的牺牲品。唐、宋二人的“发财”之道,就是哄骗和自己一样的农民工,以“介绍好工作”为诱饵逼使他同意假冒二人的亲属,然后在井下杀死“亲属”制造事故假象,再利用煤矿主们的心虚,以“私了”来赚取抚恤金。

唐朝阳骗来了一个16岁的农村孩子元凤鸣(王宝强饰)。凤鸣成绩很好,但是父亲外出打工失踪,他不得不辍学外出,一边寻找父亲,一边想打工为妹妹付学费。元凤鸣扮成宋金明的侄儿“宋凤鸣”,三人找到一家煤矿开始工作。宋金明觉得凤鸣很像自己的儿子,俩人间的情谊越来越深,他甚至怀疑凤鸣就是“唐朝霞”的儿子,深藏的恐惧和内疚折磨着他。唐朝阳催促宋金明动手,宋金明以“孩子还没尝过女人的滋味”、“没喝送行酒”等为由推托,唐朝阳马上建议和宋各出一半钱为凤鸣“开苞”,并张罗了一桌酒席。再次下井,宋金明犹豫着下不了手。黑暗中,唐朝阳一镐头打翻了宋金明。就在唐朝阳狞笑着走向凤鸣时,宋挣扎着爬起来打死了唐朝阳,用最后一点力气催促着凤鸣赶快跑。凤鸣跑出井口,一声闷响,放炮的炸药点燃了。

矿长把6万块钱扔在凤鸣的眼前,凤鸣嚅嗫着终于没说出“他不是我二叔”。尸体被弹进火化炉,凤鸣抬起头来,看着高耸的大烟囱里冒出的黑色烟雾遮住了天空 。

演职员表

编辑

演员表

李易祥 饰 宋金明
配音  -

王宝强 饰 元凤鸣
配音  -

王双宝 饰 唐朝阳
配音  -

安静 饰 小红
配音  -

鲍振江 饰 黄矿长
配音  -

孙伟 饰 唐朝霞
配音  -

赵俊芝 饰 马大姐
配音  -

王艺凝 饰 按摩老板
配音  -

刘振起 饰 老李
配音  -

张露露 饰 服务员
配音  -

李艳 饰 小芳
配音  -

赵红 饰 小丽
配音  -

聂伟华 饰 王矿长
配音  -

董治美 饰 火化工
配音  -

职员表

制作人李杨
导演李杨
编剧李杨
剪辑卡尔·李德
美术设计杨军
造型设计吕永梅
服装设计王晓
场记张露
展开

演职员表来源

角色介绍

编辑

元凤鸣

演员王宝强

配音-

16岁的少年元凤鸣,涉世未深,所以未被现实社会同化,仍保持着性本善的真实。为了寻找外出打工失踪的父亲,为了支付妹妹的学费,为了日后能继续求学,他迫不得已外出打工谋生,却无意中成了唐朝阳、宋金明的下一个猎物。

唐朝阳

演员王双宝

配音-

心狠手辣,狡猾而诡计多端,下手杀人时毫不犹豫,甚至对自己的同伙生出杀害之心。贪婪成性,性子急躁,在面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时也毫无同情之心,只想着早点解决早点拿到抚恤金。

宋金明

演员李易祥

配音-

十恶不赦的杀人犯,暴躁,狡猾,谈判时总能将利益最大化。但是他身上仍残存一点人性:因为元凤鸣还是小孩而生出恻隐之心,下手时会因为不忍而犹豫不决。

小红

演员安静

配音-

被生活所迫,靠出卖自己的色相和肉体过活,一次“工作中”遇到元凤鸣,后来在邮局也遇到过一次。

角色介绍来源

制作发行

编辑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德国

2003年2月12日

法国

2003年10月1日

中国香港

2003年4月15日

俄罗斯

2003年6月26日

捷克

2003年7月11日

荷兰

2003年9月10日

挪威

2003年10月20日

美国

2003年11月1日

中国台湾

2004年3月6日

参考资料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Tag Spledour and Films Limited

发行公司

AMA Films(2004) (Greece) (theatrical)

Kino International Corp.(2004) (USA) (subtitled)

北京春秋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Océan Films(2004) (USA) (subtitled)

Optimum Releasing(UK)

参考资料

票房收益

2003年10月1日,在法国上映后,获得票房32111美元。截至2023年12月17日,该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票房65383美元 。

幕后制作

编辑

创作背景

《盲井》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神木》,小说的原型来源于1998年的一桩案件:潘申宝、余贵银团伙伪造矿难杀人诈赔案,此案共致死52人 。1996年导演李杨在国外硕士毕业,听闻中国当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拍独立电影,当即决定要回国拍摄电影,于是他立刻飞回德国准备赚钱筹备资金。2000年初,李杨通过大学同学的介绍接触到小说《神木》,小说里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对金钱和道德的描写,与李杨想通过电影所表达的东西不谋而合,他随即决定买下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而小说作者刘庆邦向导演透露,在此之前他便有将小说改为电影的想法,李杨向他投出的橄榄枝得到了他的支持和赞赏 。

剧本改编

刘庆邦在《神木》这本小说中构建出宋金明和元凤鸣两个人物表达出自己理想中的社会——人心向善,但是这两个代表着作者理想蓝图的人物在电影《盲井》中被李杨一一消解。首先,宋金明在故事最后为保护元凤鸣而杀掉自己的同伴,随后自杀,完成了对自己人性与灵魂的救赎。另外,小说中的元凤鸣也并没有听从宋金明的嘱托拿走抚恤金,而是选择说出了实情。在电影中,宋金明人性复苏的伏笔和情节被全部删除,而元凤鸣隐瞒下矿井下的真相,签字后轻轻松松拿走六万元的抚恤金。影片结尾处,导演留下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镜头;元凤鸣在离开时最后回头瞥了一眼焚尸炉的烟囱,似乎在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他最后是否会摆脱所有的单纯和善良,步入唐、宋二人的后尘 。

影片删去了原作中宋金明、唐朝阳害死元凤鸣的父亲后回家过年的情节,但用对话做了部分交叉剪贴还原。唐朝阳和宋金明说自己的儿子不争气,考不上大学;宋金明则在打电话回家时,交代老婆让儿子好好学习,考不好就揍他。影片虽然没有展现宋金明在家惶恐度日的镜头,但他身上的人性流露却是丰满可信的。事实上,他于心不忍、害怕报应,也就是良善的一面,从元凤鸣一出场就被激发出来 。

在主题表现方面,电影《盲井》并没有直接按照小说的思路来进行表达。电影将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人心向善”消解,通过元凤鸣性格的转变来展现出残酷的现实,向观众传达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纵然小说作者刘庆邦对电影的表现方式并不完全认同,但仍然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了这样的改编 。

演员选择

李杨有意识地几乎全部使用了非职业演员。该片的全部演员中,男演员中只有饰演宋金明的李易祥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职业演员,而女演员中也只有一人是中戏科班出身。饰演唐朝阳的王双宝原本是京剧演员,而戏份极重的饰演元凤鸣的王保强是出身于少林寺的农家子弟,是众多在北京的各电影制片厂大门外为一个龙套的活而蹲守一天的临时演员中的一员 。

在筹备拍摄《盲井》时,导演打算寻找一位非职业演员来饰演元凤鸣一角。为此,剧组寻找了1000多位北漂的孩子。在观看演员录像时,王宝强的憨厚朴实便打动了导演李杨。除了外形气质条件符合片中角色外,王宝强在武术学校习武,偶尔会去剧组跑龙套和当替身演员的经历也帮助他赢得了导演的青睐 。

导演李杨找到主演之一李易祥并邀请他参与拍摄时,只给他看了电影中的10场戏,随后李易祥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为了拍摄电影《盲井》,李易祥推掉好几部其他的戏,投入到该片的拍摄之中 。

拍摄手法

导演李杨在该片的拍摄中大胆地采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使得电影《盲井》呈现出比原著小说更加阴暗残酷的氛围。在该片的拍摄中,取景于黄土高坡的真实场景,几乎全部采用了手持摄影,并运用了大量的跟拍镜头,营造出晃动、真实的镜头感。为了加强这种浓烈的风格,影片除了采用这些拒绝修饰的拍摄手法,还让演员在镜头内进行生活化的表演,以及使用更贴近于生活的服化道和方言。在环境的布置上,为了获得更加真实的电影质感,影片采用真实取景和不加修饰的布景等方式,还原了私人矿场的环境和矿工们的生存条件 。

全片摄影几乎全用手持,画面偶尔会安静地停留在一个均衡的构图上,有节制地晃动和抖震充分发挥出电影的“纪录性”;大量运用跟拍和尾随,拍摄对话时摈弃了节奏规整的正反打,使用长镜头和双人全景镜头,给观众强烈的“在现场”的真实感 。

在拍摄人物时,几乎没有中景,人物要么是大全甚至远全,把人物置身于熙攘的车站广场或是荒的矿区荒山,让观众看清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自然环境里人物都处于如何渺小局促的地位;要么是近景,镜头以不均衡的构图直逼角色的脸部,放大每一丝卑劣的迹象或每一点人性的光芒,导演李杨自己说是“强迫观众注意人物的表演而不是其他” 。

景深短是摄影的另一特点。许多场景在私人煤矿实地拍摄,光线不足,照明也受极大限制,为了适应拍摄现场的客观条件必须开大光圈并因此缩短景深。李杨更使这种短景深的画面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追求,即使在光照充足的场景中仍然使用较短的景深,精心调度人物使其在相对模糊的环境中成为唯一清晰的出现,既交待环境,又不让人物淹没在环境中而是凸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画面感觉 。

在低照度环境中的摄影技术和技巧方面,盲井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为了既不使用人为痕迹强烈违反生活真实的照明,又能在极低照度的环境中获得清晰的画面效果,摄影师采用了高感光度的胶片。配合精确的曝光控制,黑暗的井下世界被粗砺、赤裸地展现出来,最大限度地逼近了生活的真实,导演的意图、摄影师的能力和器材的性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

幕后花絮

剧组在一个小煤矿里拍戏,条件极其艰苦危险。地底下的小煤洞里没有任何支柱,有一回,他们在地下连续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上来两个小时之后,煤洞就塌方了 ,造成两死四伤 。

《盲井》是王宝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王宝强出演此片时是被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李扬从1000多个北漂中挖掘出来的 。

影片中矿工们肆无忌惮地讲黄段子、调戏女工、结伴召“30块钱打一炮”的小姐等情节,都是导演4个月煤矿体验耳闻目睹的故事 。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经常在几百米深的矿井里工作,许多演员都因无法忍受而中途退出了拍摄,当时仅16岁的王宝强却坚持到了最后 。

李易祥在电影《盲井》中饰演一个内心矛盾的杀人犯宋金明,在拍摄过程中他借来找当地工人借的破衣服,不洗头不洗澡,努力向片中角色形象靠拢。除此之外,他甚至连神态动作都变了,被身边朋友评价说看起来一点都不像自己了 。

影片特色

编辑

影片主题

导演拍摄的《盲井》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向观众真实地再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表现出他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心 。该片选择真实的农村和底层的农民为对象,意图告诉观众真实的乡土(即真实的贫困地区)之中没有美感,只有令人难以面对和承受的生活苦难和人性悲哀。在导演李杨看来,“这部影片讲的是千年也不会过时的人性,并非揭露社会的阴暗,影片想提出的问题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性是否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

叙事方式

《盲井》是一部艺术影片,但是李杨并未按“惯例”以“反叛”的姿态来处理本片的叙事。该片的剧本结构和手法极为朴实、传统,完全没有使用闪回、闪前、插叙、倒叙等技巧;也没有跌宕起伏或明或暗的多条叙事线索,三个人的关系构成全部冲突;全片基本是一根“一条道跑到黑”的直线 。

《盲井》采用非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而是取一个横截面开始叙述,7分钟之内就把唐、宋二人谋害元凤鸣父亲的过程交代完毕,然后所有的线索直接呼应元凤鸣逃脱噩运的影片结尾,整体篇幅完整。其次,情节的发展、铺垫,以及悬念和内在的张力设置符合逻辑.演绎完美,最后的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电影《盲井》在叙事节奏上更加紧凑,注重悬念的营造,如在电影中的第一场戏便是元清平在井下被杀,第一时间便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此外,在对社会环境的刻画上,不同于小说《神木》中利用人物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来展现社会面貌,电影《盲井》中加入了电视新闻、矿主台词等元素来侧面展现社会环境 。

色彩画面

电影《盲井》从视觉整体效果来看,色彩比较单一,影片以黑色为主,观众感觉到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甚至令人窒息。故事发生的环境同样也毫无美感可言,煤矿上矮小破旧的简易房,黑漆漆的地下采矿区,光秃秃的山坡,另外煤矿周边的车站、饭店、市场、街道也一样混乱、破旧、拥挤、肮脏,同样故事中的人物也给人以“丑”的感觉,主演的长相并非是帅男美女,他们讲的是方言,而且嘴里经常说着脏话,他们的穿着也有些陈旧、老土,甚至还背着破烂的行李,脸上永远是脏兮兮的。《盲井》中展示的这些外在的丑恶违背了美的和谐、匀称和协调,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底层的“丑”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

获奖记录

编辑

年份

奖项

类型

接收方

结果

2003年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银熊奖-杰出艺术成就

李杨

获奖

金熊奖

李杨

提名

2003年

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

李杨

获奖

最佳新人奖

王宝强

获奖

最佳影片

李杨

提名

2003年

第5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

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李杨

获奖

最佳男演员奖

王宝强

获奖

2004年

第2届曼谷国际电影节

最佳男演员

王宝强、李易祥、王双宝

获奖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统计截止日期

豆瓣

8.9

142910

2024-2-7

时光网

8.0

2617

2024-2-7

1905电影网

6.5

144

2024-2-7

专业评价

《盲井》是一部以纪录片的形式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它真实再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细节,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因此具有史诗意义 。(长治学院杨华丽评)

《盲井》作为一部电影,首先是在影像与叙事上达到了华语电影近年来罕见的高水准。李杨将纪实风格的美学追求熔铸为带有鲜明个性烙印的影像,并表现出卓越的叙事能力,使全片充满着具有压迫感和吸引力的故事张力 。(《当代电影》评)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是一方人性的“盲井”。谋财害命是人性恶的一面。但是,当有一个不好的环境和条件时,人的恶就变本加厉,如果没有频频发生的矿难,如果没有发矿难财的机会,就不会有真实版的《盲井》在法律和人性的眼皮下上演 。(新浪网评)

《盲井》以鲜明的纪实风格、严谨凝练的结构、细致周到而又简洁的具象化描写传达出人物复杂多变的深刻心理变化,含蓄朴素但又深刻有力地反映了当下中国农民在急速发展的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转变的困境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张长在评)

《盲井》 集中地表达 了三重意蕴:对农民生存现状的深入描述 ,对农民心灵深处希望和绝望的深刻表达,对新农民成长过程的深切关注。影片的表达十分细腻,三重意蕴,环环相扣,借由细节传达出了震撼人心的希望 。(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宋祖建评)

系列作品

编辑

“盲系列三部曲”

上映时间

电影名

上映地区

2007-11-23

《盲山》

中国内地

2018-02-02

《盲·道》

中国内地

相关事件

编辑
2003年,在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盲井》击败张艺谋执导的《英雄》,获得“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打破了15年间“最高艺术贡献奖”一直空缺的现象,让无数国人甚至是外国人看到了被遮蔽的中国一角。但由于违规到国外参赛,影片未能在中国内地上映,李杨也被勒令3年内禁止拍片 。

下一篇 王宏伟

上一篇 王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