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光砸缸 编辑
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信阳市) ,有一次,他跟几个小伙伴在后院玩耍。有一个孩子淘气,他爬到一口大水缸上,结果失足掉进去了。水缸深,孩子小,眼看小伙伴就要淹死了,其他的孩子都吓傻了,有的孩子吓得大哭,有的孩子吓得去找大人。就在此时,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通过司马光的砸缸行为,水涌出来,小伙伴因此得救了 。
司马光砸缸不仅是中华传统经典的历史故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培养儿童道德素养的媒介 。
中文名:司马光砸缸
外文名:Sima Guang hit the tank
发生年代:北宋
相关人物:司马光
发生地:河南省信阳市
选自:《冷斋夜话》、《鹤林玉露》、《宋史·司马光传》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 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南宋时期罗大经的《鹤林玉露》
小而文潞公幼年之浮球,司马公幼年之击瓮,亦皆于仓卒之中,有变通之术。
《宋史·司马光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
据考证,“砸缸”一说出现于清朝,例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
但“缸”的深度并不足以溺死孩童。北宋诗僧惠洪着有《冷斋夜话》,内容为论诗,间杂传闻琐事。这是此故事迄今所见最早的版本,内容与现代流行的版本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 。
司马光是否砸过缸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关于司马光的文字中,他从来没有讲过自己砸缸救人的事。司马光到死也没有说过自己幼年砸缸的事情,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直接记录 。
以司马光一生诚实的性格来看,如果没有砸过缸的话,他一定早就澄清了。同理,如果司马光对这件事情不反驳,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他确实砸过缸,也救过小孩,只是不想一直重复这件事情 。
司马光在哪里砸的缸
在2010年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确定光山(今河南省信阳市)是司马光儿时成长的地方,因此司马光砸缸这个中国尽人皆知的历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 。
但历史学家、教育家程应镠认为此事应发生在司马光五六岁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认为适时司马光虚岁七八岁,而事发地李昌宪、赵冬梅等学者都判断在洛阳 。
不同时代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教材中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反映出时代价值追求的演变及由此带来的语文教育目标的变化。这一经典历史故事的教育意义虽然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则一直绵延相传。
司马光砸缸不仅是中华传统经典的历史故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培养儿童道德素养的媒介。中国基础教育愈发关注儿童主体精神的建构,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儿童精神成长的意义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