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 编辑

汉语词语

经义经义

经义(Confucian classics argumentation),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ng yì。释义是经籍的义理。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经义

外文名:Confucian classics argumentation

拼音:jīng yì

性质:汉语词语

解释:经籍的义理

解释

编辑

1.经籍的义理。

2.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以经书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

出处

编辑

清· 袁枚《祭妹文》明经义谙雅故。

《汉书·张传》:“ 宣 之来也, 禹 见之於便坐,讲论经义。”

《后汉书·儒林传下·锺兴》:“ 光武 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

《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诏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二:“ 元璋 不但知道一些儒家的经义,能写通俗的口语文字,并且还能作诗。”

宋 代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故称。 明 清 沿用而演变成八股文。

陈亮 《书后》:“学者又习於当时之所谓经义者,剥裂牵缀,气日以卑。”

《宋史·选举志一》:“ 神宗 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

严复 《原强》:“记诵词章既已误,训诂注疏又甚拘,江河日下,以至於今日之经义八股,则适足以破坏人才,复何民智之开之与有耶?”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不上两年,作经义、作策论居然能到三百字以上。”

下一篇 议论文

上一篇 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