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科 编辑
唐朝科举的一种
常科:唐朝科举的一种,通常分为常科和制举。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中文名:常科
种类:唐朝科举的一种
分类:常科和制举
科目:秀才
常科:唐朝科举的一种,通常分为常科和制举。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明经科主要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录取率约为1/10,考中相对容易一点,进士科除考经书外,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论,对文学水平和治国治民见解有很高要求,录取率约为1/60,考中很不容易。但进士前程远大,仕途光明。唐朝中后期的宰相半数为进士出身。进士科是当时读书人入仕做的首选途径。唐朝皇帝都很重视进士科,武则天亲自在宫殿中考查进士,开创了“殿试”的先河。在唐朝科举中,进士科处于主导地位。
通常的规格;普通的等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