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古坝 编辑
同古坝 ,全国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传统村落 ,位于“中国长寿之乡”-钟山县凤翔镇 境内,隶属“世界长寿市”--贺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与市区仅一山之隔,素有贺州市后花园之称。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立村,已有四百多年的光辉历史,据传因村庄后方水坝潺潺流水似铜鼓响声,故名“铜鼓坝”,现名同古坝。
中文名:同古坝
外文名:tongguba
行政区类别:同枝村委
所属地区:贺州市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凤翔镇
电话区号:0774
邮政编码:542609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关圣帝君并诸神宫殿、百年古榕、西门古韵、南门楼、旗杆夹
机场:贺州机场
火车站:贺州站、钟山西站
车牌代码:桂J
获得荣誉:国家森林乡村、广西森林村庄
方言:钟山土话、桂柳话、普通话
姓氏:甘氏、杨氏
国字号荣誉:国家森林乡村
同古坝
节日
同古坝人热情好客,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高朋满座,热闹非凡。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外,同古坝村至2023年保留一些其他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中较为隆重的当属关圣磨刀和秋社日。
【关圣磨刀】:即雨节,雨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唯一以自然现象命名的节日。不过,这个节日并非雨的生日,也不是用来纪念天神雨神的。众所周知,我国数千年来以农业立国,而这农业又一直是园艺式农业,庄家丰收靠地利,更仰赖天时。所以,阴晴雨旱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在人们的心中也就格外有分量。人们创造了雨师、龙王等等来奉祀,也格外关注雨旱的情形。农历五月,是庄家收获好坏的关键时节,所以人们注意到了所谓的“分龙雨”,也设置了驱除旱魅的雨节。
同古坝关圣帝君并诸神宫殿
相传宋代真宗的时候,旱魅肆虐(旱魅是主旱的怪兽,它到哪里,哪里就会大旱久旱不雨),湖里的水都给晒干了,宋真宗没有办法,求助于张天师,张天师派关公去降旱魅。关公(即关羽,字云长)苦战七天,终于降伏了旱魅,天降霖雨。由此,人们把关公的诞辰五月十三作为雨节。相传五月十三又是关公单刀赴会期,为单刀赴会,这一天关公要磨他的青龙偃月刀,而关公磨刀之时,天公必定降雨给他做磨刀水,这雨叫关公磨刀雨。鉴于关公曾降伏旱魅及磨刀需要磨刀水,所以民间信仰相信五月十三这天一定会下雨,无论旱了多久,到这一天也会普降甘霖,因而民谚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既然雨节之雨与关公有关,民众当然不会被动地等待雨,而是需主动地祈祷关公,求其显灵降雨。由此,每逢五月十三,关圣磨刀日,同古坝家家户户均到关帝庙焚香、祀神、聚餐,场面十分隆重,以祈求关公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热情的同古坝人在迎接远方的客人
【社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社”字从示从土,“示”表示祭祀,“土”是土地,即社就是祭土地,“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中国历史上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社会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基于对土地的崇拜,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而重点祭祀的那个日子,就是“社日”。如今所用的“社会”一词,早先也不过是社日的一种活动。《礼记·郊特牲》曰:“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又《孝经·援神契》云:“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也就是说,古人尊立社神并加以祭祀,是为了报答土地滋养生民的恩德。
土地神原属自然崇拜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叫社神,俗称土地爷,又称福德正神,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称土地奶奶。早期被奉为社神的相传为远古共工氏之子句龙,名曰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东汉郑玄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神其农业也。”有时,土地神和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社稷了,东汉班固《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
同古坝进士匾额
社日起先并无固定日期,通过“占卜”的方式来确定,多用甲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记载:“择元日,命民社”,又《礼记·郊特牲》:“社祭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唐宋以后社日一般用戊日,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兼明书·社日》:“以社祭土…用戊者,戊属土也”,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春、秋社日大约在春分或秋分前后五天之内。
同古坝的社日又以秋社为最,其隆重与热闹程度仅次于春节的大年初三,因秋社大多在农历八月份,故民间习惯称秋社日为八月社,亦称大社。
社日具体算法以秋社,即八月社为例: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按天干地支,一戊为十天,如果立秋当天恰好是戊日(山堂肆考:戊日立秋不算) ,那么往后第10天为立秋后的第一个戊日,往后第50天便是社日;如果立秋那天不是戊日,则找到立秋后第一个戊日后推40天即为社日。春社日的算法跟秋社日类似。
同古坝八月社算法简单归纳如下:
A:从万年历中先找到立秋日,然后再找到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即是八月社;
B:因天干地支中的天干是以十为周期(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当于1到10),亦可按立秋后第一个戊日后推第40天即是八月社。
举例:2020年八月社为9月22日,农历八月初六。
①首先找到立秋日,2020年8月7日,壬午日,非戊日;
②再找到立秋之后的第一个戊日,8月13日(戊子日);
③第二个戊日,8月23日(戊戌日);
④第三个戊日,9月2日(戊申日);
⑤第四个戊日,9月12日(戊午日) ;
⑥最后找到第五个戊日,9月22日(戊辰日),即为秋社日,也就是八月社了。
年份 | 春社 | 八月社 | 备注 |
2020年 | 3月16日 二月廿三 | 9月22日 八月初六 | 2月4立春 |
2021年 | 3月21日 二月初九 | 9月17日 八月十一 | 2月3立春 |
2022年 | 3月26日 二月廿四 | 9月22日 八月廿七 | 2月4立春 戊子日 |
2023年 | 3月21日 二月三十 | 9月27日 八月十三 | 8月8立秋 戊戌日 |
2024年 | 3月25日 二月十六 | 9月21日 八月十九 | 2月4立春 戊戌日 |
2025年 | 3月20日 二月廿一 | 9月26日 八月初五 | 8月7立秋 戊申日 |
诗曰:
立春立秋后五戊 ,
戊子寅辰午申戌。
源启先秦始于汉,
春祈秋报祀地神。
同古坝村八月社,
炮竹阵阵香火明。
家家传得码声响,
高朋满座贺佳节。
语言
同古坝文献集录
关于钟山土话,简单举些例子:
吾(我)、吾刚(音译 爷爷)、吾麻(音译 奶奶)、大虫(老虎)、诱鱼(钓鱼)、精(聪明)
银纸(钱币)、车衣(缝纫机)、牛草(稻草)、吃酒、筛酒(饮酒)、羹顺(菜汤)
唔努(音译,哪里)
佢、佢地 (他、他们。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也有这个第三人称的代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渠同佢)
个子 (这样、这样子。「个」是「这么、那么」的意思。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其中的「个」跟钟山话的「个」意思接近,谓因忧愁而生的白头发有三千丈那么长)
因此说钟山土话的用词包含许多社会信息,如地方习俗、先民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词汇的深入探究,可以了解先民是如何认识事物、解释世界的,可以说钟山土话是古代社会的一块活化石一点也不为过。
古榕情深
同古坝的古榕树
在同古坝村前面开阔田野间的左前方不远处,有一颗高大茂盛的古榕树特别惹人注意。关于这棵大榕树,远近非常有名,据传有一个迷人的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小鸟衔着一颗榕树种子从这里飞过时,非常迷恋这里的风土人情,加上景色优美,宛如世外桃源,于是它选择此处种下榕树种子。因种植榕树种子的地方刚好是由溪水冲积成的小洲,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榕树的生长,慢慢地,随时时光的推移,于是就有了群众看到的大榕树。古榕树非常高大且枝繁叶茂,真可是独木成林,姿态万千,特别是榕树的根部更是盘根错节,起伏不定,竟分不清哪里是根哪里是树了,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榕树根竟夹几块青石而生,仿佛在向世人述说它和同古坝人的深厚情谊和其动人的故事。要是有机会爬到树上,会觉得自己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空中花园,景观奇特雄伟,让人心旷神怡,再看看四周,居高临下,一切美景便尽收眼底。悠悠岁月,几百年来,古榕和同古坝人就像古榕和那嵌入古榕的青石一样再也分不开了。
蒸蒸日上的同古坝文明古村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勤劳勇敢和敢于拼搏奋斗的同古坝人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使古老的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村委的领导下,把改善民生、结合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绿化美化作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积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座座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自来水工程、道路工程、环境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幸福院工程等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均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处处换发勃勃生机。
(1)、2008年筹建重建同古坝小学,2010年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2)、2010年‘关圣帝君并诸神宫殿’重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3)、2012年村文楼建成工程完工、筹建凤翔镇翔龙循环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园;
(4)、2014村级幸福院工程、自来水工程、村正大门工程和环村硬化道路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5)、2016村内硬化道路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6)、2017年大岭头凉亭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7)、2018年醒狮队、相关旗帜、文化挖掘、本村特色春节晚会等文化建设完善;
(8)、2019年大牛路至茶籽林脚道路硬化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
(9)、2020年初获得国字号荣誉:全国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广西森林村庄;
(10)、2021年由甘恒壹、杨其察、杨仲原编辑完成体现村中文化的《同古坝文献集录》;
其他新农村基础建设在不断建设中……
最佳时间
1、农历五月十三;
2、秋社日;
3、正月初三;
必看景点
建议找当地人作为陪伴导游,否则相当容易迷路。
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
1、关圣帝庙:全称同古坝关圣帝君并诸神宫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己卯年,公元1759年,重建于公元2010庚寅虎年。是中国钟山县政府对外宣传重要风光取景之一,殿前有对联云:志在春秋到此笃行忠孝礼,心仪社稷于兹拜读圣贤书;横批:秉烛观书。武圣关公,千古忠义,感天动地,浩然正气,光昭日月 。
2、明清古民居: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穿梭于同古坝明清古民居建筑群,零距离触摸历史的痕迹,真切的体味古老的民风以及古老的文化文明精髓。
同古坝古西门楼和旗杆夹
3、西门古韵:同古坝古西门楼,名为全安第,寨主门楼,立村有之,重建于清同治甲戌年,门楼对联云:全室铜声光甲第,安门鼓响起文风,充分反映了古村的变迁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漫步古门楼之中,仿佛穿越了历史,近距离一睹古代“进士”风采,深切感受同古坝文明古村的文化氛围。
4、两仪水塘:两方大水塘共同形成阴阳两仪、和谐相生布局,蕴含“圆满”之美好寓意,验证和体现了钟山古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建筑和人文史料价值 。
5、旗杆夹:亦称旗杆石,有些地方也叫石桅杆,是明、清时代乃至更早些时候科举制度的标志和产物,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凡立此石者,必是出过举人、进士,竖旗杆以光耀门楣,彰显身份,昭示世人,并激励后人努力用功进取。
6、百年古榕:古榕伴清风,清风迎客来,亲临榕树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任由微风拂面,看云舒云卷,忘却尘世中的喧嚣,梦醉于这诗画般的世界,体验的是另一种别样幸福、享受和升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