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石樵 编辑

中国屈原学会原副会长

聂石樵聂石樵

聂石樵(1927年至2018年3月13日),男,山东蓬莱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师大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诗经学会顾问,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等。

2018年3月13日9时40分,聂石樵逝世,享年92岁(虚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聂石樵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7年

逝世日期:2018年3月13日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职业:教师

出生地:山东蓬莱

性别:男

人物生平

编辑

聂石樵和夫人邓魁英聂石樵和夫人邓魁英

聂石樵1927年出生于山东蓬莱,1949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195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北京师大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家庭生活

编辑
1949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与夫人邓魁英在辅仁大学是同学。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1953年两人毕业后留校任教。

说起当年谁先追谁的问题时,聂石樵主动承认“我追的他”,邓魁英则笑言:“他是就会念书,最能念书,我是取长补短,我是最贪玩,到冬天天冷了还没有结冰,我就想着去滑冰,打球溜冰,他是只拉着我坐图书馆。”

主要著作

编辑

聂石樵、邓魁英著作

撰有《〈红楼梦〉和古代文学的关系》、《〈聊斋志异〉思想内容简论》、《关于公孙九娘的描写及其历史背景》、《〈聊斋志异〉本事考证》、《关于〈长生殿〉的评价问题》等有关古典小说、戏曲的论文,著有《司马迁论稿》、《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屈原论稿》、《楚辞新注》、《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等书。参加了新注本《红楼梦》校注工作,选注过《杜甫选集》等书。著有与他人合著《杜甫选集》、《玉溪生诗醇》、《古代诗文论丛》 、《古代文学论丛》。主编《散文精华》、《诗经新注》、《先秦文选注》、《先秦诗精华二百首》、《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论稿》。

出版图书

编辑

杜甫选集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2012-11

杜甫堪称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历来注释和诠解杜诗的数以百家计。杜甫人生经历坎坷,其诗实际上是他所有人生经历的一个心灵史,而其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并比的。杜甫的诗包括古体诗到近体诗,在原来范例之上开创了很多新的体制。本书选录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各时期代表作品二百多首,广...

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论稿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2000-3-1

《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论稿》是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聂石樵。

屈原论稿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1992-4

屈原的生平、哲学思想、批判精神、辞赋、美学观点以及艺术创造等诸多方面,本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散文精华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1998-2

《散文精华》是199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聂石樵。

司马迁论稿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2010-5-1

《司马迁论稿》是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聂石樵。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2007-11-1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是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聂石樵。

楚辞新注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2020-8

《楚辞》是中国文学浪漫精神的奠基之作,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头,影响深远而广泛。 《楚辞》收录屈原、宋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刘向、王逸等人的辞赋作品。它们“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被称为“楚辞”。其中,屈原所作《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感情热烈...

古代诗文论丛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1993-8-1

诗经新注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2000-1

《诗经新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全部作品的注释本。《诗经》至秦汉之际,有六义四始之说。六义者,据《毛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六义又称六诗,《周礼·春官·太师》云:“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义实际上可分两类,即...

先秦诗精华二百首

作者名称 聂石樵

作品时间1998-10

聂石樵,山东蓬莱人,1927年 生。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 文系,后即留校。历任中文系中国 古代文学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 教授。先后出版《屈原论稿》、 《司马迁论稿》、《楚辞新注》及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等著作。 李山,祖籍河北新城,1963年 生,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

查看更多书籍

学人轶事

编辑
三通居

1985年,聂石樵、邓魁英合著的《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在中华书局出版,启功教授在序言中写到:“近代、现代夫妇真正合作的例子倒确实不少,但像聂、邓二位,求学时同班、同好,工作时同校、同系、同教研室,又同在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相互砥励、共同前进,这又岂是从前那些人所能企及的呢?”

聂石樵、邓魁英教授相同的地方太多了,但却不是同书。他们说,本来给书房起斋名为“耦耕居”,典出自《论语》的“微子”篇:“长沮滋,耦而耕。”意思是两人并耕,这实在是一个极为贴切的斋名,可惜因为一间房子里永远放不下两张书桌,所以“耦耕居”这个斋名一直是一个理想,并没有启用。现在的斋名是“三通居”,意思是书房、客厅、餐厅通用。

“三通居”里的书桌是聂石樵的,邓魁英的书桌在卧室里。聂石樵教授专攻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邓魁英教授专攻唐宋文学,当然他们也没有放过明清文学。“这样有一套书就够用了。”聂、邓夫妇都没有使用电脑。

“三通居”里的十几个书柜留下了半个世纪的痕迹。前后相差五十年的书柜尽管样式不同,颜色各异,但共同一室,记录着一对学者夫妇的治学经历。

启功与聂石樵

在北师大,那些挂在启功名下的博士生们其实都是聂石樵和邓魁英夫妇二人指导的,只是这些事情外人不知道而已。当年北师大中文系申请博士点的时候,启功已经是中国书协主席,俗名大得不得了,所以想以启功的名义申请。但启功不愿意,一则因为年纪大了,精力不够,招了学生无法指导;二则启功觉得自己高中都没有念完,哪里能够指导博士?因此,启功就想拒绝。聂石樵比启功小十几岁,是启功教过的学生,又是中文系古典文学教学科研的绝对主力,就去找启功,说您要是不愿意带,招进来以后我帮您带,因此启功才答应做博导了。聂石樵为启功承担了这个任务,一直带到1991年。

聂石樵与刘盼遂

从在辅仁大学读书,到解放后在师大教书,聂石樵夫妇一直对刘盼遂非常尊敬。刘盼遂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古籍整理专家,王国维的亲传弟子,学问风格也继承了王国维的风格,平实而博大。

刘盼遂去世三十多年,聂石樵夫妇始终不忘恩师,花了很大功夫搜集整理刘盼遂散见于各刊的文章,将其整理成《刘盼遂文集》。《刘盼遂文集》出版后,聂石樵将所有稿费全部给了刘盼遂的子女,自己没有拿一分钱。

聂石樵的学问,除了多年的勤奋和敬业,在师承上更多地来自刘盼遂先生。读聂石樵的巨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就可以知道他对于历代史料的熟悉和掌握。再读他的《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就可以知道他对小说戏曲的深入研究。

人物评价

编辑
聂石樵的研究范围囊括了从先秦到晚清的几乎全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在每一个领域都有非常高的成就。聂石樵是一个典型的儒生,彬彬君子,从不与人计较名利。因为早年在辅仁大学的时候启功给聂石樵上过课,聂石樵一直将启功当长辈看待,默默为启功做了那么多事,从来没有在外面炫耀过自己。

1998年师大百年校庆的时候,学校印了一本册子,选了中文系的几位老教授,其中就有聂石樵。那张照片的下面的说明文字,说聂先生是师大的“老雷锋”。

聂石樵辛勤教学耕耘半个多世纪,著作达四五百万字,涉及到中国古典文学的所有方面。这样的学者,在当代中国少有人及。但先生的名声只限于中国古典文学专业领域,外边少有人知。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从来不和别人争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称,聂石樵夫妇给予北师大文学院的滋养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启明称,应该继承聂石樵的简单朴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天池称,现在正缺乏聂石樵平实、朴实、踏实的精神,越久才能越感受到聂石樵精神的价值。于丹称聂石樵带给学生的是典雅淡泊,邓魁英带给学生的是生命本质永远的欢欣与雀跃。

夫人邓魁英女士这样评价聂石樵,他这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念书、教书、写书。成为辅仁大学同窗时,聂先生就是有名的规矩人、书呆子。

人物逝世

编辑
2018年3月13日9时40分,聂石樵逝世,享年92岁(虚岁)。

下一篇 戚序本

上一篇 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