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子文 编辑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树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别是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32年资助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一度代理行政院院长。支持蒋介石发动“剿共”战争,筹措内战经费。
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会谈 。
抗战胜利后,作为中国行政首脑的宋子文,对战后的国计民生全无通盘筹划,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接收敌伪物资事宜上,趁机膨胀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官僚资本。 1946年1月任国民党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长。10月再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 竭力拉拢美国杜鲁门政府出钱出枪多方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进攻人民解放区。1947年9月为蒋介石谋取退路, 改当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11月兼任蒋介石广州行营主任等职。
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6日在旧金山逝世。
中文名:宋子文
外文名:Tse-ven Soong
别名:T. V. Soo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海南文昌
出生日期:1894年12月4日
逝世日期:1971年4月26日
毕业院校:上海圣约翰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政治家,外交家
主要成就:遏止日本对华侵略、寻求国际援助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
出生地:上海
政党:中国国民党
性别:男
逝世地点:旧金山
早期经历
宋子文
1912年,宋子文赴美国留学,进入著名的哈佛大学学习。1915年以优良成绩毕业,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他来到美国第一大都市纽约,一面供职于花旗银行,一面在哥伦比亚大学听课,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宋子文在花旗银行虽只是一个普通办事员,主要帮助处理向中国汇款事务,但却由此对国际金融业务有较多了解,不仅开阔了眼界,也为他以后从事财政金融事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17年,宋子文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同年,他偕妹妹宋美龄一同离美回国。 随后受聘为汉冶萍公司上海办事处秘书,该公司是清末官僚盛宣怀一手创办。期间宋子文爱上了盛宣怀之子盛泽丞的妹妹盛谨如,为拆散这对恋人,汉冶萍公司将宋子文调到汉阳,宋子文一气之下宣布辞职。 之后他回到上海,出任联华商业银行总经理,同时开办大洲实业公司与神州信托公司,从事金融商业活动。
进入政坛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急需财政人才,宋庆龄将弟弟宋子文推荐给他。1923年3月,宋子文来到广州,在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担任秘书。4月24日,宋子文任中央银行筹备员。5月29日,孙中山任命林云陔为筹备中的中央银行行长,宋子文为副行长。19天后,即6月17日,林云陔辞职,宋子文代理行长。当时广东金融经济紊乱,宋子文引入近代西方货币银行学说和相关制度,主持拟订了中央银行条例和组织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24年8月2日,中央银行宣布成立,孙中山任命宋子文为中央银行行长。
1925年1月,孙中山在北平病重,急电宋子文上京。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宋子文是见证人之一,在孙中山两份遗嘱上签名,参加治丧活动,其在国民党的地位大大提高。1925年7月15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宋子文被委任为财政部长、广东省财政厅长兼中央银行行长。不久,宋子文又兼任广东商务厅长、两广盐务稽核经理等职,揽中央、广东政府财政于一身。由于宋子文杰出的管理才能,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为国民政府巩固根据地和出师北伐提供了保障,宋子文因此也奠定了自己在财政金融界的权威地位。
财经领袖
宋子文
宁汉分裂后,宋子文于1927年3月27日被武汉政府派赴南京,一方面“劝阻蒋的分裂”;一方面设法控制江浙财团。3月29日,宋抵达上海,立即设立了财政部驻上海办事处,着手接收江浙财政事宜。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另组政府,宋子文则游离其外,直至年末才与蒋同流。 1928年2月蒋介石再次上台后,宋子文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挂牌,宋子文任总裁及理事会主席, 之后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国防会议委员、特别外交委员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行政院副院长等多项职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2月15日通电下野。为了表示同蒋介石共进退,宋子文于12月20日向国民政府呈请辞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本兼各职。孙科下台后,宋子文于1932年1月30日复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不久,蒋介石也重新上台,两人重新合作。
1945年宋子文于美国三藩市
之后蒋介石要求宋子文提供浩大的军费用于“剿共”,造成两人矛盾趋于激化。加上亲日派对亲美的宋子文采取抵制态度,导致宋子文于1933年10月29日再次辞去财政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职务,均由孔祥熙接任。
辞职后,宋子文曾赴西北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北的开发和建设。1934年5月31日,宋子文发起成立中国建设银公司,将引入外国资本作为其重要目标。1935年3月,宋子文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积极参与币制改革,但也造成官僚垄断资本的急剧膨胀。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宋赞成和平解决,与宋美龄往西安同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中央代表等进行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联合抗日作出贡献。
抗战时期
宋子文登上《时代》封面
1940年,宋子文以蒋介石的代表名义常驻美国,为蒋争取美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宋子文出任外交部长,仍驻纽约。他频繁活动欧美各大国寻求支持和帮助。 1944年2月,宋子文辞去中国银行董事长职务,由孔祥熙接任。12月4日,代理行政院院长仍兼外交部部长。
1944年12月18日,宋子文成了这一天出版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945年4月7日,宋子文自重庆赴美国参加旧金山会议,并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1945年5月,蒋介石辞去行政院长,宋子文于6月25日接任。 1945年6月30日,宋子文偕外交部次长胡世泽,蒋经国等十四人赴苏联莫斯科同斯大林、莫洛托夫谈判。 7月30日辞去外交部长兼职,专任行政院长。 7月8日,宋子文在接到蒋介石进一步指示后与苏方举行第四次会谈,表示愿做实质性让步,即在苏联不以任何物质和道义方式援助中国共产党和新疆三区临时人民政府、尊重中国在东北的主权等条件下,同意战后在蒙古举行公民投票,如多数人赞成独立,中国政府就承认蒙古独立。 8月14日,中苏双方互做让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外蒙古独立。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作为中国行政首脑的宋子文,对战后的国计民生全无通盘筹划,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接收敌伪物资事宜上,趁机膨胀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官僚资本。10月,行政院收复区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成立,各省市相应设立敌伪物资产业处理局。在此之前,各色接收大员涌入收复区,以接收日伪财产为名,大肆劫掠应属国家和人民的资财,他们像饿狼一样,每到一地抢占房子、车子、条子
宋子文是国民党内部的务实开明派,比较西化,对建立近代中国较完整意义上的财政金融制度,对遏止日本对华侵略、寻求国际援助、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复旦大学教授吴景平)英国的沙特爵士描述:“身材中等,强壮文雅,面带东方美,时而沉思,时而虎虎有生气,其一人具兼东西方之优点,为他人所罕有。”
1944年12月18日美国出版的《时代》周刊曾以宋子文作为封面人物,对其极尽赞美之词,甚至将他与美国开国时期首任财政部长汉米尔顿相提并论。
负面评价
1940年6月,时任驻美大使胡适曾在日记中说:“我当初所以不愿政府派子文来,只是因为我知道子文毫无耐心,又有立功的野心,来了若无大功可立,必大怨望。”四年后,当宋子文出任代理行政院长时,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如此自私自利的小人,任此大事,怎么得了!”
1942年1月4日,蒋介石日记:“子文对财政无自立方针,始终受英人之迷惑,不能脱离其羁绊,而且执迷不悟,殊可叹也!”1947年“黄金风潮”爆发,蒋介石对宋愈发不满,在日记中责骂宋子文“不学无术,败坏国是”。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先后发表《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宋子文的失败》、《论豪门资本必须铲除》等一系列檄文,指名道姓地攻击宋子文官商不分、公私不分。
数次遇刺
宋子文与夫人张乐怡
最早一次是1927年3月。当时,宋子文任武汉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武汉租界的外国人反对国共合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运动,收买、雇佣一批打手进行破坏捣乱。其中,一名白俄分子暗藏武器,私闯财政部,被发现后对他进行审问时,他自称要刺杀宋子文。
第二次是1931年7月23日,反蒋派为刺杀蒋介石、宋子文,找到了当时中国第一杀手、暗杀大王--王亚樵,为他提供20万元的价码。王亚樵利用宋子文经常往来于宁、沪之间的机会,策划在上海北火车站刺宋。王派人事先潜伏在南京,了解宋子文的行踪,然后用暗语及时电告上海。王接到暗语,连夜布置行动。7月23日晨,宋子文乘坐的专车抵达北火车站,下车不久,枪声突起,与宋穿相同衣服、手拿宋子文公文包的姓唐的秘书当场饮弹身亡,刺客误以为成功,迅速逃离现场。
第三次是1931年11月28日,坐落在南京北极阁附近的宋子文公馆起火,因抢救及时只烧掉两间房,宋子文避过了这场火灾。
第四次是同年12月12日上午,位于南京铁汤池的财政部又起火,不到一小时就烧毁五幢楼房,有人说纵火者的目标是冲着宋子文的,而宋当时却在上海。
第五次是1932年1月2日,宋子文在上海法租界的家中发现了一枚炸弹。
第六次是1933年8月间,宋子文访美回国途经日本横滨,一名法西斯分子曾企图在宋上岸时行凶,但未能得手。
贪腐传言
1930年,宋子文与张乐怡在上海轮船码头。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景平曾指出:“蒋介石的情报机构对官员都有监视,学界暂未发现有宋子文贪污情报的材料;蒋介石不喜欢宋子文,对宋的指责也只是不听话、狂妄自大,但没贪污这一条。”
在宋子文留下的文件中,有3份他用钢笔记载的个人资产统计,时间分别是1940年5月26日、1943年7月19日、1968年3月30日,其中1968年3月30日统计的宋名下的资产合计为1349299美元,夫人张乐怡名下的资产为1125986美元。
1971年宋子文去世时,纽约州政府曾组织过一个对他的经济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加上房产等变卖,他的总资产达800万美元,扣除200多万美元税款后,宋子文遗留给张乐怡的遗产为500多万美元。按这个财产数额来衡量,宋子文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不要说全球范围,即便在中国,也算不上是巨富。
事实上,关于《宋家王朝》里提到宋子文是1940年代最富有的人,作者西格雷夫也在注释里说明,这条是日本在战时制造的谣言。
蒋宋冲突
蒋介石和宋子文
宋子文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重新出山,但蒋介石与他的矛盾却依然存在着,他对宋子文在美国的工作进展也颇不满意。《时代》报道说,1944年10月宋子文回到中国,他与蒋介石发生了直接冲突。《时代》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重庆官邸的茶几旁,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因外援太少而训斥了他的大舅子。于是两人争吵了起来。有消息说,争论到最后,委员长怒气冲冲地把茶几上的所有茶杯都摔到地上。
家世
宋子文与夫人张乐怡
婚姻家庭
1927年,宋子文与九江富商张谋如之女张乐怡结婚。 宋子文与夫人张乐怡有3个女儿,分别为宋琼颐、宋曼颐和宋瑞颐。
宋子文的灵柩,当时曾停厝于纽约州北部的佛恩崖公墓的地下室。 最终安放于纽约北部的芬可利夫墓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