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奖学金 编辑

2016年设立的奖学金

胡适奖学金胡适奖学金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自2016年开始合作设立“胡适奖学金”,奖励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学、教育学、新闻学等各学科在内的胡适研究学位论文,首届评选范围为2011—2016年之间的全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

2016年12月17日,首届“胡适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胡适纪念馆举行,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席云舒(原名席加兵)的博士论文《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研究》荣获一等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胡适奖学金

设立单位:台湾胡适纪念馆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设立时间:2016年

奖励领域:历史、文学、哲学等各学科在内的胡适研究学位论文

首届颁奖时间:2016年12月17

首届颁奖地点:台北胡适纪念馆

首届获奖者:席云舒、张书克、林建刚

首届评选范围:2011—2016年之间的全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

奖学金简介

编辑
胡适先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学者、文学家、思想家。随着《胡适全集》和相关史料的出版,胡适先生的生平思想及相关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重视。为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自2016年开始合作设立“胡适奖学金”,奖励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学、教育学、新闻学等各学科在内的胡适研究学位论文,首届评选范围为2011—2016年之间的全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

首届评奖

编辑
2016年12月17日,海峡两岸首届“胡适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举行,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席云舒(原名席加兵)的博士论文《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研究》荣获一等奖,台北“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黄进兴院士为其颁奖。12月20日,席云舒博士又应邀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做了以博士论文为主题的学术演讲。

经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组织国内专家初评、复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组织海外专家终评,从数百篇胡适研究博士、硕士论文中,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席云舒的博士论文被海内外专家公推为第一名,荣膺海峡两岸胡适研究学位论文的最高荣誉。

论文征集启事

编辑
第六届胡适奖学金论文征集启事

面向全国硕博研究生征集奖励优秀学位论文。具体信息如下:

一、全国各高校历史学或其他各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以胡适生平思想暨相关议题、相关人物为研究范围的学位论文(2016年以来),皆可申请。

二、申请人须在2021年5月31日前将申请表和论文一式七份寄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申请表和论文电子版发送至指定联系人邮箱。经组织专家评审,8月31日前公布评选结果,并书面通知申请者。

三、2021年度,将从申请者中评选出三名优胜者,除获得奖励证书外,一等奖(1名)奖励人民币2万元整,二等奖(2名)奖励人民币各5千元整。获奖论文发表或出版时,须注明“本论文获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奖助”字样。

四、胡适奖学金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阶段,初评委员会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相关教授并邀请各大学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终评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组织专家匿名评审。

五、一等奖获得者,于2021年12月前往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参加颁奖仪式,并须以获奖论文为题,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表公开学术讲演一次。往返机票(住地-台北)及7天食宿费用,由胡适纪念馆承担。

附录:

初评专家委员会名单(依姓氏笔画为序):

田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小青,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发春,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适研究中心秘书长,博士生导师;

何卓恩,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胡适研究会会长;

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委员会联系人:何卓恩教授)

历届获奖者

编辑
历届获奖者

届别

时间

级别

获奖者和学位论文

首届

2016年

一等奖

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席云舒(原名席加兵)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6月;指导教授:李玲教授

二等奖

张书克,《胡适自由观的形成与特点:从其阅读经历视角进行的考察(1917年以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6年5月;指导教授:熊月之教授

二等奖

林建刚,《胡适生前形象考辩——以胡适被接受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为考察中心》,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6年5月;指导教授:李新宇教授

第二届

2017年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周峰,《“学术社会”之困:社会剧变中顾颉刚角色与命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5月;指导教授:何卓恩教授

二等奖

郑澈,《英语世界的胡适》,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5月;指导教授:曹顺庆教授

第四届

2019年

一等奖

王志勇,《流亡港台传统派知识分子「文化中国」意识探论》——以《民主评论》为中心(1949-1966)》,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7年5月;指导教授:何卓恩教授)

二等奖

王学进,《胡适佛教史研究述论》,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19年5月;指导教授:敖光旭)

二等奖

易龙,《汉宋之争之变相」与民国史学(1937-1949)》,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19年5月;指导教授:关晓红教授

首届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