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活字印刷技术 编辑
木活字印刷技术,浙江省瑞安市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东源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西南部,据当地《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代初年,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的王法懋开始把木活字印刷技术引入族(宗)谱编修事业,“梓辑”(运用木活字印刷编修宗谱的工艺)之艺由此问世,历代相承不绝。明代正德年间,王法懋的部分后裔由福建迁入浙江平阳。清代乾隆元年(1736),王法懋五世孙王应忠率其子孙由平阳迁入东源,“梓辑”之艺就在东源扎根,一直传承至今。
2008年6月,木活字印刷技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35。 2010年11月15日,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以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名义,列入世界“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获得“木活字印刷技术”保护单位资格。
中文名:木活字印刷技术
批准时间:2008年6月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浙江省瑞安市
遗产编号:Ⅷ-135
古书记载
木活字印刷技术
传承价值
木活字印刷技术证书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具有很好的历史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的实物明证。
传承现状
随着机械化印刷的高速发展,东源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刻版、 印刷等技艺继承者寥寥无几,濒临灭绝,亟待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木活字印刷技术(浙江省瑞安市地方传统技艺)项目保护单位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评估合格。
传承人物
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人
林初寅,男,出生于1938年4月。2010年4月,林初寅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
王超辉,男,出生于1955年12月。 2010年4月,王超辉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
保护措施
2004年6月,瑞安市建成首座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老馆),时隔13年,新馆落成。 “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新馆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3平方米,整个展示馆设接待室、展示厅、木活字印刷全流程演示厅、游客体验厅等,全面展示古老“木活字印刷术”的全部操作流程。
重要展览
2007年6月9日,在温州市展览馆展出“温州农村民族民间艺术品展览”,一些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古老的民间传统的东西又出现在大家面前。瑞安的“活字印刷”技艺展示,成为温州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上的亮点。
社会活动
2017年11月27日,瑞安市召开中国(瑞安)木活字印刷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研讨会。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积博士,中国印刷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赵春英女士,北京印刷学院研究馆员彭俊玲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晓明,温州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胡念望分别作了“浙江与古代活字印刷”、“新时代,传统文化发展新目标——东源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修缮改造思考”、“关于木活字印刷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思考”、“文明传承与未来希望——中国木活字印刷与当代汉字水墨艺术的多元互动交流”、“木活字印刷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主题发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