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高本 编辑
程高本是《红楼梦》百二十回印本系统,因最早由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而得名,属于这一系统的版本主要有程甲本(1791)、程乙本(1792)、梦稿本、藤花榭本(1818)、王评本(1832)、妙评本(1881)、王姚合评本、金本(1884)等等。程甲本是其祖本,苏州萃文书屋木活字排印,封面题《绣像红楼梦》,扉页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下署“萃文书屋”,卷首有程伟元、高鹗的序。回首及书口均题《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二十四册。有总目,不分卷。双边,乌丝栏。每版共二十行,行二十四字。绣像并图赞二十四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冬底发行。
中文名:红楼梦
别名:石头记,金玉缘
作者:曹雪芹
出版时间: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
出版社:苏州萃文书屋
原作品: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最早整理:程伟元、高鹗
程甲本
程甲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重印本
程甲本以百二十回全本出版,弥补了抄本时期只有八十回的神龙有头无尾的缺憾。此后的各种刻本,绝大多数是以程甲本为底本,如藤花榭本、本衙藏板本、东观阁本、双清仙馆本、妙复轩本、卧云山馆本、金玉缘本,等等,形成了所谓“程本系统”。
程甲本现存十部以上,国家图书馆(藏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大学、人民日报社、台湾大学及一些私人均藏有此书。另外,国外(如俄罗斯、日本)亦有若干套收藏。建国后出版的影印本主要有四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原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2005年又出版了3印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吉林文史2000年线装版;貌似翻印吉林文史版的沈阳版。
程乙本
程乙本—中国书店2011年影印本
程乙本与程甲本的版式插图等完全一样,但文字上有两万多字的差异,且多出一篇由程伟元和高鹗联合署名的“引言”。此书现存数量多于程甲本,如国家图书馆、中国书店、山东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绍兴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一些私人均有收藏。
贡献
程高本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祖国优秀的文化中的代表和经典,可称之为文化的“国宝”。二百多年来,世人所读所传所论的“国宝”《红楼梦》主要就是指由程伟元、高鹗整理的先后于1791年和1792年活字版印刷出版的120回本的《红楼梦》,分别称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最初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各种流传本“繁简歧出”,错讹互现,并且只存前八十回,处于“无定本”“无完璧”的状态。是程伟元广泛收集后四十回残稿,后同高鹗一起经过加工整理,成为后来流传的“程本”《红楼梦》。从此《红楼梦》作为一个完整的文艺作品,以定本形式流传,开始了《红楼梦》传播史上的新时期,很快扩大了流传的范围和地域,迅速传播到海内外。《红楼梦》这样广泛流传,程伟元、高鹗功不可没。长期以来,《红楼梦》就一直以这“程本”的120回本的形式流传。这期间的一些关于《红楼梦》的说唱、戏剧、绘画等“红楼文化”,也是以此为据的,就是在“戚序本”和“甲戌本”等各种抄本相继发现,并经过上个世纪50年的批评俞平伯的红学研究,流行版的《红楼梦》仍然是这120回本的程本。
篡改原著
程高本
程高本增、删、改并用,在大量改动原文的同时,还有大段的增文。第三十七回,程高本增加了“话说史湘云回家后,宝玉等仍不过在园中嬉游吟咏不提”的文字,接着写道:
且说贾政自元妃归省之后,居官更加勤慎,以期仰答皇恩。皇上见他人品端方,风声清肃,虽非科第出身,却是书香世代,因特将他点了学差,也无非是选拔真才之意。
在这里,篡改者用“人品端方,风声清肃”来美化贾政,改变原著对贾政的批判倾向。
小说第七十回末,程高本增写了一段宝玉回房读书的情节:
从此宝玉的功课,也不敢像先竟撂在脖子后头了。有时写写字,有时念念书,闷了也出来合姐妹们玩笑半天,或往潇湘馆去闲谈一回。众姐妹都知他功课亏欠,大家自去吟诗取乐,或讲习针黹,也不敢去招他。那黛玉更怕贾政回来宝玉受气,每每推睡,不大兜揽他。宝玉也只得在自己屋里随便用些功课。展眼已是夏末秋初。一日,贾母两个丫头匆匆忙忙来叫宝玉。
如果将这段话和后四十回某些章节仔细对照,不仅思想相同,而且连遣词用字都非常相似。篡改者为要把贾宝玉从一个“离经叛道”的封建叛逆者拉回到读经重道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接班人,煞费苦心,不惜笔墨地往原著中塞私货。
从程甲本问世到程乙本印行,时隔仅七八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程高又一次对原著进行了篡改。如小说第二回写贾雨村第一次被罢官,程乙本改为:
……说他貌似有才,性实狡猾;又题了一两件狗庇蠢役,交结乡绅之事。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篡改者站在封建统治阶级一边来掩盖封建官僚制度的种种罪恶,以美化封建国家机器的反动本质。
程乙本除了从政治上着眼篡改原著的内容,还有一些篡改使原著艺术上的特色遭到破坏。如小说第二十七回末,程甲本原诗后仅说:“宝玉听了,不觉痴倒。”文字简捷含蓄,读之有味。到了程乙本,则画蛇添足,写什么“一面”又“一面”,“这边”和“那边”,令人读之作呕。
小说第二十九回是被篡改较严重的一回。如贾母等人到清虚观打醮出发时的情景,原著文字显示了贾府出行时的声势气派,写得生动精彩,如闻如见。程乙本只是通过那些“小门小户的妇女”的眼见来表现这种声势不过是“过会的一般”,显得呆板空洞,失去了原著的艺术效果。
程高本篡改曹雪芹原著的手法除了增改外,更重要的手法还是删掉原文。用程高本同脂本相比较,程高本删去原著中反封建的文字最明显,文字量也最多,如,第六十三回删去宝玉为芳官改名为耶律雄奴一段文字达四页之多;第七十回删去黛玉放风筝时同紫鹃、翠缕的对话等段计八百余字;第七十八回删去贾政命宝玉、贾环、贾兰作诗前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六百余字及同回删去宝玉写《芙蓉女儿诔》前抨击时文八股和功名利禄的一段话,约有四百多字。
除了这种大段删文外,还有一句话、几个字以至一个字的删削。如第四回写薛蟠打死冯渊,“自谓花上几个臭钱……”一句,程高之流觉得“臭”字太刺激神经,于是将“臭”字删去。又如,第七十五回删去“便是活佛神仙,没了钱势,就不去理他”和“怨不的他们把钱当命,多少世宦以大家出身的,若提起钱势二字,连骨肉都不认了”等重要内容。
前面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程高之流是如何利用增、删、改的手段篡改曹雪芹原著的。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无法将更多的例子都写出来。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指出的是,过去一些评论者在评论程高本的文章中所列举的许多重要例子,实际上在脂晋本上大都已经出现了,从脂晋本与早期脂本的对照结果看,程高本的篡改是与脂晋本有一定渊源关系的。我们有理由怀疑程高本很可能就是同脂晋本一个系统的本子。程高本继承了脂晋本的衣钵,并对原著的篡改有所发展。这是我们在评论程高本时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