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言绝句 编辑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中文名:七言绝句
简称:七绝
字数:二十八字
起源年代:魏晋南北朝
流行年代:唐代、宋代
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早发白帝城》《江南逢李龟年》等
初唐时,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题材狭窄,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不仅未能充分协律,而且作风比较板滞(如常用对仗作结,有类律诗的前半截),缺乏悠远的韵度。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写得很好,七绝水平却一般。
进入盛唐,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可以与五绝并驾齐驱。李白、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常建等确是当时诗坛上的一批七绝高手。代表七绝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李白的七言绝句则更能体现盛唐绝句的典型风貌。
中唐时,擅长七绝的诗人不少,如李益和刘禹锡等,但基本路子并未突破前人。及至晚唐,七绝在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手里又有了新的发展。
七言绝句,由于可以不拘对偶,故构写自由;由于篇幅短小,故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音;由于讲究声律,故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宜于低吟高诵。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成为诗歌各种体式中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仄起式也分两种: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格律对照例诗:李白《早发白帝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白居易《忆江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三)仄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李商隐《夜雨寄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加方框字表示可平可仄,粗体字为韵脚所在)
作者 | 诗作 |
---|---|
《渡湘江》 | |
《咏柳》《回乡偶书二首》 | |
张旭 | 《桃花溪》 |
王之涣 | 《凉州词二首》 |
王昌龄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闺怨》《送柴侍御》《从军行七首》 |
王维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渭城曲》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客中行》《哭晁卿衡》《宣城见杜鹃花》 《望天门山》《长门怨二首》《春夜洛城闻笛》《越中览古》《苏台览古》《东鲁门泛舟二首》 |
杜甫 | 《江南逢李龟年》《赠花卿》《绝句四首》 |
高适 | 《别董大二首》 |
岑参 | 《逢入京使》 |
李益 |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情》《春夜闻笛》 |
《滁州西涧》 | |
《枫桥夜泊》 | |
韩翃 | 《寒食》 |
柳中庸 | 《征人怨》 |
刘禹锡 | 《金陵五题》《秋词二首》《春词》 |
《离思》 | |
白居易 | 《后宫词》 |
朱庆馀 | 《近试上张水部》 |
《赠内人》 | |
杜牧 | 《泊秦淮》《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秋夕》 |
李商隐 | 《夜雨寄北》《寄令狐郎中》《为有》《常娥》《贾生》 |
温庭筠 | 《瑶瑟怨》《赠少年》《咸阳值雨》《蔡中郎坟》《过分水岭》 |
《马嵬坡》 | |
《已凉》 | |
《金陵图》 | |
陈陶 | 《陇西行》 |
《寄人》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