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编辑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词人把女子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很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全词成功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后来这首词被谱写成歌曲,成为电视剧《甄嬛传》的插曲,由刘欢填曲,姚贝娜演唱。
作品名称: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作品别名: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灭
作者:温庭筠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出处:《花间集》
文学体裁:词
草书《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⑴
小山重叠金明灭⑵,鬓云欲度香腮雪⑶。懒起画蛾眉⑷,弄妆梳洗迟⑸。
照花前后镜⑹,花面交相映⑺。新帖绣罗襦⑻,双双金鹧鸪⑼。
词句注释
⑴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一说小山是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⑶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香腮雪:如雪的香腮,雪白的面颊。
⑷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⑸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⑹前后镜:即打反镜,用前后镜对映以审视发髻后影是否妥帖美观。
⑺花面:分指簪在鬓发上的花和女子的面庞。交相映:即“人面桃花相映红”之谓。
⑻帖:同“贴”,即贴金工艺,将黄金箔制成的饰物贴在衣服上。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上衣。
⑼金鹧(zhè)鸪(gū):指绣罗短袄上所贴的金色鹧鸪图案。
白话译文
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镜里镜外都是花的倩影。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整体赏析
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颇晦涩难解,有认为是写室内屏风的,有认为是写女子眉妆的,还有解为是写女子发髻的,歧义纷纷。因此学者往往给予特别关注,解读评鉴,发掘之深,体会之细,分析之精,可谓字无剩义,甚至远远超出作者写作歌词时主观上所欲表现的内容意蕴。次句写闺中思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动。三、四句写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懒地打扮,慢慢地梳洗。其中的“懒”字和“迟”字,生动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惆怅倦怠之情态。过片两句承接上片写妆扮的具体情形:簪花时,置放前后双镜,非常细致、讲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娇俏艳丽。此处写女主人公的“细致”“认真”,与前面的“懒”“迟”,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妆,但少妇的爱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进行细致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衣服时,忽然看见上面绣有的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 过程。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
在格律上,词作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式来表现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而“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二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去声字:“照”“后”“镜”“面”“映”,置于换头之处,吟唱时,就更加显得跌宕飞动,抑扬顿挫。
名家点评
清人张惠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词选》卷一)
清人谭献:以《士不遇赋》读之最确。“懒起”句,起步。(《谭评词辨》卷一)
清人陈廷焯: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白雨斋词话》卷一)
清人张德瀛:词有与风诗意义相近者,自唐迄宋,前人巨制,多寓微旨。……温飞卿“小山重叠”,《柏舟》寄意也。(《词徵》卷一)
近人李冰若:“小山”,当即屏山,犹言屏山之金碧晃灵也。此种雕饰太过之句,已开吴梦窗堆砌晦涩之径。“新帖绣罗襦”二句,用十字止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已。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初服”之意,蒙所不解。(《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近人刘永济:全首以人物的态度、动作、衣饰、器物作客观之描写,而所写之人之心情乃自然呈现。此种心情,又为因梦见离人而起者,虽词中不曾明言,而离愁别恨已萦绕笔底,分明可见,读之动人。此庭筠表达之高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近人俞平伯:旨在写艳,而只说“妆”,手段高绝。(《读词偶得》)
近人浦江清:此章写美人晨起梳妆,一意贯穿,脉络分明。论其笔法,则是客观的描写,非主观的抒情,其中只有描写体态语,无抒情语。(《词的讲解》)
近人叶嘉莹:此词自客观之观点读之,实但写一女子晨起化妆而已。(《温庭筠词概说》)
近人唐圭璋: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唐宋词简释》)
近人夏承焘:全词点睛的是“双双”两字,它是上片“懒”和“迟”的根源。全词描写女性,这里面也可能暗寓这位没落文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唐宋词欣赏》)
近人周汝昌: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此一例,足以见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卷)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
上一篇 玉胡蝶·秋风凄切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