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编辑
《南歌子·扑蕊添黄子》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描写女子月夜的孤栖与寂寞。前二句从最具有女性生活特征的化妆着笔,写女主人公年轻貌美的形象;后三句转而写静境中的感情世界,情致也变得深婉。全词用语自然质朴,新人耳目;造境清绮,颇有言外之意。
作品名称: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体裁:词
作者:温庭筠
出处:《花间集》
扑蕊添黄子⑵,呵花满翠鬟⑶。鸳枕映屏山⑷,月明三五夜⑸,对芳颜⑹。
词句注释
⑴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奁集》入“仙吕宫”。有单调、双调之分。此词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
⑵扑蕊:谓取花蕊以增额黄之色。蕊,花蕊。黄子:即额黄,古代妇女额间点黄。又,古妇女面也用上的花靥饰之。
⑶呵花:用口吹吹花朵,写戴花的动作。翠鬟(huán):头发所梳的形状。翠,形容发色光润青黑。
⑷“鸳枕”句:鸳鸯绣枕与枕前屏风上的山色相辉映。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映,汤本《花间集》作“暗”。
⑸“月明”句:正是十五月圆之夜,月色格外明朗。三五夜,十五月圆之夜。
⑹芳颜:青春、美好的容颜。
白话译文
拈一点花蕊妆点眉上额黄,轻轻地吹拂着小花,把它插满发髻上。十五的月儿照亮闪光的屏风,映出枕上的绣鸳鸯,陪伴着孤独的少女,洒下一片深情的银光。
整体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月夜的相思之情,以女主人公的严妆丽容以及鸳枕明月为衬,表现其孤栖与寂寞。
起拍二句,从最具有女性生活特征的化妆着笔,写出女子年轻貌美的形象。“扑蕊添黄子”,谓取花蕊以为面饰。古人制作化妆品,多取材于自然,所以将黄色的花粉作为额黄妆的饰品。“呵花满翠鬟”,说吹花后把花满戴于发髻之上。接下三句,转换抒写角度,不再写动态的人物,转而写静境中的感情世界,情致也变得深婉。“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三五之夜,则月欲明矣,则思愈炽矣。于是乎,对芳颜,扑蕊、呵花以自消遣。女子被封闭在闺房内,阗然独处,无人相问,只有鸳枕、屏山相伴,尤其是十五月圆之夜,更觉无限孤独寂寞。
此词通过白描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情绪。词中女主人公月夜独卧,不仅在前以严妆丽容为衬,其后又以“鸳枕”“月明”为衬,鸳枕独托面容,月明偏照芳颜,主人公那孤寂、相思之苦自在不言中。其中,“扑蕊”“呵花”两个细节的描写,用语精细奇妙,而又使人耳目一新。
有人将此词解释为写男女双方幽会的情景,说开头两句写女子着意妆饰,表现了她准备欢会时喜悦的心情;后三句是对相会时的具体描写。聊备一说。
名家点评
明人汤显祖:“扑蕊”“呵花”四字,从未经人道过。(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近人李冰若:“此词与上阕同一机杼,而更怊怅自怜。”(《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