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政府学部 编辑
1905年12月6日,清政府设立学部,科举制度结束。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1905年,政务处又奏请清廷“行设立学部”,以统辖各省学堂,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同年12月6日,清政府决定设立学部,调任荣庆为学部尚书,由熙瑛补授左侍郎,严修署理右侍郎,协助尚书工作。学部一级共设官11人,学部之下设5司12科。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以作为地方教育的行政机关。清朝设立学部,标志我国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和近代教育的开始。
公司名称:清政府设立学部
成立时间:1905年12月6日
经营范围: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公司类型: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
公司口号:科举制度结束和近代教育的开始
员工数:中国留日学生已还13000余人
学部宗旨:启发女界知识、保存礼教相妨
清政府学部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科举制度结束。 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1905年,政务处又奏请清廷『行设立学部』,以统辖各省学堂,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 同年,清政府决定设立学部,调任荣庆为学部尚书,由熙瑛补授左侍郎,严修署理右侍郎,协助尚书工作。 学部一级共设官11人,学部之下设5司12科。 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以作为地方教育的行政机关。 清朝设立学部,标志我国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和近代教育的开始。
留学海外
1906年8月7日,清政府学部统计,中国留日学生已还13000余人,其中习速成者最多。学部通电各省停派赴日速成学生,并命迅即推广各项学堂。
26日,学部奏准嗣后京外派遣游学生,无论官费私费,皆应切实考验,性行纯谨,具有中学堂毕业程度,通习外国文字,能直入高等专门学堂者,方准出行。同时,奏准变通进士馆办法,拟派遣学员赴日本游学,进东京法政大学补修科、速成科学习,准其毕业回京时一律考验,并按章分别予以奖励。
赐游学毕业生举人
1906年10月29日,清政府分生陈锦涛等32人进士、举人出身。其中最优等9名:陈锦涛、颜惠庆、谢天保、颜德庆、施肇基、李方、徐景文、张煜全、胡栋朝给予进士出身。优等5名:田书年施肇祥、陈仲篪、王季点、廖世纶;中等18名:曾志沂、黎渊、李应泌、王鸿年、胡振平、王荣树、路孝植、薛锡成、周宏业、陈威、权量、稽镜、富士英、陈耀西、罗会坦、傅汝勤、徐廷爵,均给予举人出身。
晚清女学
1907年3月8日,清政府经学部奏定,颁布《女学章程》,以启发女界知识、保存礼教两不相妨为宗旨。包括39条《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26条《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师范科目为: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艺、音乐体操,学制4年;小学则分两等,亦4年毕业。与男子小学分别设立,不得相混。《女学章程》自颁布之日起,在全国通行,民国初年稍事修改后沿用。
一、留学生请假分为:在学堂暑假期内而请假回国者为通常请假;遇有父母死亡或病重时而请假回国者为特别请假。
二、学生于暑假期内得请假回国,各以其学堂之假期为限。但海陆军学生不在此例。
三、凡学生遇有父母死亡或病重时,得请假回国。其期限以路之远近,临时由留学生监督处酌定。
四、请假期限中如确有未了之事,须呈请本籍地方官或办理学务官员,用印文或电报通知留学生监督处。
学部在奏折中提出:一、凡出洋学习寻常师范,及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部奏准限定游学资格以前出洋,入专为中国学生设立之长期师范班肄业者,毕业回国拟令尽义务五年,侯五年期满后均按照初级师范毕业,成绩优等予以奖励,其不尽义务者概不给奖。二、学习普通中学及中等实业,毕业以后即可升入高等各学校者,应仍俟高等专门或大学毕业后,再给奖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