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图书馆学报 编辑
《中国图书馆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1957年,《图书馆学通讯》创刊,短时期更名《图书馆》,后又改回《图书馆学通讯》;1993年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学报》。
据2018年5月《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28人,编辑2人。 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共出版文献4810篇、总被下载1603739次、总被引6894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5.82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5.050。 据2018年5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载文量为2294篇,被引量为44887次,下载量为117699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4.61。
中文名:中国图书馆学报
外文名: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语种:中文
类别: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国家图书馆
编辑单位:《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创刊时间:1957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11-2746/G2
国际刊号:1001-8867
邮发代号:2-408
属性:国家级图书情报学期刊
现任主编:熊远明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93年02期开始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学报》。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94年01期开始改名由季刊为双月刊。
1997年9月,《中国图书馆学报》纪念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图书馆召开。
2007年9月,纪念《中国图书馆学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文惠堂举行。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栏目方向
《中国图书馆学报》以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领域的专题论文为主,适当介绍相邻的学科知识。
为强化学报的学术性,推进学报的国际化,进一步规范本学科的研究,该刊自2012年起将栏目设置调整为:研究论文、综述评介、探索交流及专题研究等。
编委成员
据2023年3月《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27人,编辑3人。
编委:陈传夫、陈力、程焕文、范并思、Carolyn Olivia Frost (美) 、郭向东、柯平、冷伏海、李国新、刘炜、马海群、倪晓建、沈固朝、Paul Sturges(英)、汪东波、王世伟、王余光、吴澍时、吴慰慈、肖希明、熊远明、叶鹰 、于良芝、曾蕾(美)、张晓林、张勇、朱强
编辑:吴澍时 李月婷 叶钰铭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共出版文献4810篇。
据2018年5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载文量为2294篇。
收录情况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被《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图书馆文献》和《最新连续出版物题录》等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总被下载1603739次、总被引6894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5.82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5.050。
据2018年5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图书馆学报》被引量为44887次,下载量为117699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4.6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为第15名,在图书情报档案(44种)中排名为第1名。
荣誉表彰
199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199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办刊宗旨
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成果,开展学术探讨,提高学术水平,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常务副主编:吴澍时
副主编:陈传夫 王余光 张晓林 朱 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上一篇 国家图书馆年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