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岐云 编辑
刘岐云(1919—2006),原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兼第一副馆长。
1956年刘岐云为山东省副秘书长的任命书2
1956年刘岐云为山东省副秘书长的任命书1
1960年刘岐云为山东省计委副主任的任命书2
文革前夕的刘岐云同志
恪守职责的守护精神
(摘自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
1966 年8月18日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被接见以后,北京的“文革”形式风起云涌。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声浪中,对所谓“封资修”也大加鞭挞,北京图书馆藏书也面临极大的破坏危险。1967年下半年,馆内运动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处于无政府状态。时已被夺去党委书记、第一副馆长权力的刘岐云,面对严峻形势心急如焚,于1967年11月19日分别致信“中央文革小组”、北京卫戍区及联办谢富治并转公安部,力陈馆藏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诚恳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馆中藏书安全。信中说:“现在图书馆当权的群众革命组织、革命造反派联合指挥部及联合斗批改小组先后均已自动解散,我馆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无人负责。由于我现在尚未解放,不能出来履行职权。可是我馆是国家图书馆,古今中外的珍贵图书很多,阶级队伍又非常复杂……损失是不可挽回的。我现在对这个问题十分担心,特向领导上报告,请领导上考虑解决安全的办法。至要!至要!” 一个已无任何权力的馆长,到了关键时刻仍能以国家珍贵藏书为重,又一次体现了国图人恪尽职责的守护精神。刘岐云的报告请求,正符合当时中央“三支两军”政策中的军管一条,故于1967年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司令部向社会发布公告:“奉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命令,对北京图书馆实行军事管制,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促进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筹备组成革命的‘三结合’的临时权力机构,搞好本单位的斗批改。”北京图书馆实行军事管制后,军管会对本馆员工行为及对图书资料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其时北京图书馆三道大门打开了中间大门,二十四小时解放军持枪执勤,昼夜巡视。从此,国图藏书逃过一劫,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丝毫无损。
①② 国家图书馆档案005卷,1967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