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江诗话 编辑
清代洪亮吉撰诗话
《北江诗话》,清代洪亮吉撰诗话,共六卷。其论诗立场,坚守儒家伦理精神,深有忧国济世意识,是清代最具有批判性的诗评家之一。
关于《北江诗话》,王国均《序》:“先生立身以忠孝为大,论学以经史为宗,论诗以《三百篇》为主,故于魏、晋诗人,独取陶靖节,以其去古未远也:盛唐李、杜,已视为诗派之支流。历宋、元、明、旁及各家,吞云梦者八九,目中安有余子哉!”
北江诗话
洪氏论诗,以性、情、气、趣、格五字为标准,重忠孝,重大节。由此标准出发,他批评袁枚诗“佻”而“淫艳”;厉鹗诗“意取尖新”,而“气局本小”。其论诗歌艺术也有崇古倾向,如论吴伟业“殊昧平仄”,沈德潜学古人而“全师其貌”,“先已遗神”,王士禛“受声调之累”,改杜诗至于“点金成铁”;朱彝尊学初唐、学北宋只是“邯郸学步”等等。
洪氏在诗歌艺术上,确有不少创见。
《北江诗话》有《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
洪亮吉(1746-1809年),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居士,晚年号更生,江苏省阳湖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学者、文学家,并因人口学说而著称。
洪亮吉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督学贵州。他晚年因上书指斥朝政,触怒仁宗,充军新疆伊犁;后遇赦还,号更生居士。其学问博洽,精于经学、史学,尤精舆地学,有《更生斋诗文甲乙集》十六卷、《卷施阁诗文甲乙集》三十二卷等多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