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编辑
《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胡传淮主编,2012年11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清代蜀中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是著名的文学世家。该书精选出张氏家族13位诗人50首诗作,进行简注和赏析,为宣传、普及张氏家族诗歌提供一种读本。2015年3月25日,四川蓬溪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品读《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中文名: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作者:胡传淮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1日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页数:125 页
ISBN:9787802409538
开本:32 开
装帧:平装
主编:胡传淮
字数:100000
版次:1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本书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选择张问陶家族诗歌作为选析对象,从张氏家族诗人现存6000余首诗歌中,精选出13位诗人50首诗作,进行简注和赏析,以期通过本书,凸显张问陶及其家族的文学业绩,从而尽可能客观地确定其家族在清代巴蜀文学发展史和清诗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宣传、普及张氏家族诗歌提供一种读本。
中华书局版《张问陶资料汇编》
序言………………………………………………………………………张隆溪(1)
序言………………………………………………………………………温勉双(5)
张氏家族诗歌总论……………………………………………………胡传淮(1)
张鹏翮
旅夜书怀……………………………………………………………………(14)
居庸关早发…………………………………………………………………(17)
赤崖山读书处口占(二首)………………………………………………(19)
遂宁城………………………………………………………………………(21)
张懋龄
午日秦淮竹枝词……………………………………………………………(25)
张勤望
雨霁携小儿女摘园蔬………………………………………………………(28)
张顾实
大河湾道中 …………………………………………………………………(32)
张问端
和次女丁采芝阅《红楼梦》偶作…………………………………………(36)
张问安
定州道中……………………………………………………………………(40)
魏城驿………………………………………………………………………(42)
泊重庆………………………………………………………………………(45)
嘉定道中……………………………………………………………………(47)
黄州道中……………………………………………………………………(49)
剑州…………………………………………………………………………(50)
陈慧殊
秋日忆故山…………………………………………………………………(53)
漫兴和柳门弟韵(二首)…………………………………………………(56)
登梅子山……………………………………………………………………(59)
梅影…………………………………………………………………………(62)
张问陶
灵泉寺僧楼…………………………………………………………………(66)
西眉镇马上同寿门弟作……………………………………………………(69)
过黄州………………………………………………………………………(70)
芦沟…………………………………………………………………………(72)
十六日雪中渡江……………………………………………………………(74)
嘉定舟中(二首)…………………………………………………………(76)
泸州…………………………………………………………………………(79)
巫峡同亥白兄作……………………………………………………………(81)
阳湖道中……………………………………………………………………(82)
得内子病中札………………………………………………………………(84)
晓行…………………………………………………………………………(86)
醉后口占……………………………………………………………………(88)
绿岸…………………………………………………………………………(89)
梅花(选一)………………………………………………………………(90)
论诗绝句(选一)…………………………………………………………(93)
咏怀旧游(选一)…………………………………………………………(95)
出栈…………………………………………………………………………(98)
林佩环
外子为予写照得其神似以诗谢之…………………………………………(100)
张问彤
武关纪事……………………………………………………………………(103)
安居乡………………………………………………………………………(105)
闵家坡………………………………………………………………………(107)
剑州柏树……………………………………………………………………(108)
晓发新乐……………………………………………………………………(111)
杨古雪
白帝城怀古(二首)………………………………………………………(113)
荷花…………………………………………………………………………(115)
张知简
谒三苏祠……………………………………………………………………(117)
中江夜泊……………………………………………………………………(119)
张知雄
和子敬兄《秋日登灵泉寺楼》原韵………………………………………(121)
后记…………………………………………………………………胡传淮(124)
序一
张隆溪
四川蓬溪胡传淮先生研究蜀中文化,尤著力于张鹏翮、张问陶家族世系之研究,著有《张问陶年谱》、《张鹏翮诗选》、《张问安诗选》、《烬余录注》等书,并主编《张鹏翮研究》、《张问陶研究文集》、《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等多种论著,对于展现明清以来蓬溪张氏家族和家乡故土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今胡先生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又将问世,选诗凡50首,集十数人之力,既注释诗句文字,又兼以赏析导读,对于喜爱和研究中国文学、尤其是清代文学的读者,甚有裨益,其意义又不仅在张氏家族诗歌创作成果之展示而已。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封面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
传淮先生书稿既成,来函索序。余忝为张氏后人,愧无高论,拜读之余,有不能已于言者,乃不揣浅陋,缀拾数语如上,是为序。
壬辰秋七月廿五日(2012年9月10日)于香港
(序者张隆溪,系蜀中黑柏沟张氏家族后裔,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唯一健在华裔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委员、美国《新文学史》顾问编辑,其学术成就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
序二
温勉双
清代四川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大学士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以科第起家,播声四海,驰名康雍、乾嘉间百数十年,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张氏家族有诗文流传至今者,多达50余人,是名符其实的“诗人世家”。几代传人皆会吟,一家男女尽能诗,实为古今中外诗坛所罕见。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首先,地域文化价值。法国哲学家丹纳论艺术的成因,以种族、环境、时代为三要素。以巴蜀而言,虽僻处西南,但山川奇秀,甲于天下。蜀北蓬溪,环邑皆山,溪水萦回,风土秀丽,人文蔚起,明代学者黄辉誉之为“梓东邹鲁”。千百年来,蓬溪诗人辈出,清代张氏家族诗人就是其中之佼佼者。张氏家族诗人,多得巴蜀山川之助,他们对巴山蜀水也热情讴歌赞美。如咏成都、重庆、广元、德阳、绵阳、遂宁、眉山、乐山、宜宾、泸州之风物,颂蜀道、峨眉、三峡之形胜,忆家庭逸事,书先贤著述,题亲朋诗集,跋名山之胜景。一书在手,则蜀中习俗,士绅情趣,民间信仰,隐然可见;川中地理风貌、人文精神,班班可考。
其次,家族文学价值。目前学术界研究巴蜀家族文学,多集中于两宋,元明清很少涉及。大约是因为宋元之交、明清之际,巴蜀屡遭战乱,文脉断裂不振之故。但蓬溪虽逢战乱,终较西蜀为轻。且民淳地僻,古风犹存,先贤流风遗韵,不绝如缕。张鹏翮出自草莱,誉满寰区,实有得于家学传统之滋养、遂宁蓬溪地域文化之熏陶。故读此书,可见清代巴蜀家族文学之一斑。
《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首发式
第四,校本教材价值。赏析文的乡土作者多为中学教师——他们熟悉校园文化,知晓学生的认知能力,入选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因此,这本集子,可做我县各中学普及诗歌教学的乡土教材。
胡传淮编著《清代蜀中第一家》
衷心祝贺《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出版问世,并殷切期望更多的人珍爱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并赋予这块热土新的人文意蕴!
二О一二年十月
(序者系四川省蓬溪县政协主席)
《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审稿会
黑柏沟张氏,折桂如林,风雅满门,是蜀中明清两朝数百年间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世家。其家族“代有诗人,人有诗集”,其主要成员有张鹏翮、张懋诚、张懋龄、张勤望、张顾鉴、张问安、陈慧殊、张问端、张问陶、林佩环、张问莱、杨古雪、张问彤、张问筠、张瑶缃等,他们在创作上以诗歌为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以张问陶最为突出。其家族无论在仕宦、科举乃至文化文学上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清代巴蜀第一家”。 对于这样一个文学大家族,文学史理应给予应有的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一篇系统研究张氏家族诗歌的学术论文,这种缺失必然影响到巴蜀地域文学史的知识性描述。有鉴于此,本书选择张问陶家族诗歌作为选析对象,企望通过本书,凸显张问陶及其家族的文学成就,从而尽可能客观地确定其家族在清代巴蜀文学发展史和清诗史上的地位。同时,亦为宣传、普及张氏家族诗歌提供一种读本。
胡传淮主编《张鹏翮研究》
本书作为第一本蓬溪张氏家族诗歌选注赏析本,希望在介绍普及张氏家族诗歌和推动张氏家族诗歌的研究上起到一定作用。这仅仅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希望抛砖引玉,以待来哲。因撰写者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在编选、赏析本书中,承蒙清诗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朱则杰教授,深圳大学沈金浩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王镇远编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羊玉祥教授等赐稿,当代著名学者、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赐序,鼎力玉成兹举,为本书增色良多,谨在此一并致以深深谢意!
胡传淮
2012年10月1日
胡传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