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陶诗社 编辑
为纪念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张问陶(号船山),经四川省蓬溪县民政局和蓬溪县文联批准,2011年5月22日成立了问陶诗社。问陶诗社创建人为张问陶研究专家胡传淮,社刊为《问陶新韵》。
中文名:问陶诗社
成立时间:2011年5月22日
创建人:胡传淮
名誉社长:胡传淮
社名由来:纪念清代伟大诗人张问陶
社址:四川省蓬溪县政协
社刊:《问陶新韵》
主管部门:四川省蓬溪县政府
问陶诗社成立大会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县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乾隆庚戌(1790)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莱州知府,有《船山诗草》。为了纪念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经四川省蓬溪县民政局和蓬溪县文联批准,蓬溪县问陶诗社2011年5月22日正式成立。诗社主要的研究、交流方向为诗词、诗歌、楹联、辞赋等,诗社定期举办诗词笔会。
社刊《问陶新韵》
问陶诗社定期编辑出版社刊《问陶新韵》,诗社及社刊名,均由蓬溪籍书法家曾来德题写。《问陶新韵》主要内容有:1、对张问陶诗歌的赏析短文;2、唱和张问陶诗歌的自创作品;3、民间流传的有关张问陶的逸闻趣事;4、推荐其它报刊登载的有关评介张问陶的精品短文。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2011年11月9日,蓬溪县问陶诗社召开了诗歌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旨在提高蓬溪全县诗词诗歌爱好者的诗歌创作水平,不断创新和开拓诗歌反映时代、走向群众的新途径和新形式,丰富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精髓,要不断加强与周边区县文化的交流合作;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宣传、弘扬问陶文化,为蓬溪文化兴县添砖加瓦。
问陶诗社
问陶诗社召开《校园新花》座谈会
问陶诗社成员
为了推动校园文化,繁荣文化事业。2014年 2月14日,蓬溪县问陶诗社《校园新花》编撰工作座谈会召开,县问陶诗社、县文联、县社科联、县创作办等部门和蓬溪中学、蓬溪实验中学、蓬溪城南中学、文井中学、明月中学等五所学校的领导和负责校刊编辑工作的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校园新花》编委就稿件搜集、编辑、栏目设计、编委会组成等编撰工作和前期筹备工作进行了通报。与会人员就如何编好《校园新花》刊物纷纷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作为蓬溪校园文化的代表作,在稿件选择上和栏目设置上要体现出校园特色和时代特色,反映新时代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面貌,弘扬新时代精神,传播校园正能量。通过刊物的出版,将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校园文化建设,为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文化兴县夯实基础。
会上还就纪念张问陶逝世200周年研讨会筹备情况进行了传达。据悉,此次研讨会旨在宣传我县文化名人,弘扬名人文化,推进“清代四川第一家”的宣传,进一步提升蓬溪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我县文化旅游发展步伐。
蓬溪问陶诗社召开2014年度年会
问陶诗社年会合影
2014年4月15日,蓬溪县问陶诗社2014年度年会在县政协常务会议室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13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4年工作。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县创作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诗社60余名社员参加了会议。
问陶诗歌进校园表彰大会
会上,县社科联、县创作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诗社社员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县问陶诗社名誉社长、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通报了纪念张问陶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筹备情况,县问陶诗社副社长邓尚培就《问陶新韵》第三辑编辑情况作了说明,县问陶诗社副社长李映海通报了《校园新花》编辑进展情况,县问陶诗社副社长薛正顺宣布了2014年吸收新社员名单。
张问陶诞辰250周年诗歌朗诵会
《问陶新韵》编委合影
2014年 6月18日,四川省蓬溪县县召开纪念张问陶诞辰25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研讨会。会议主要就诗歌朗诵方案进行深入研讨。县政协主席温勉双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邓正强,副县长刘洪波,县文广局、县教体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温勉双强调,张氏家族是我县名声显赫的大家族,县委、县政府对即将举行张问陶诞辰25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非常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充分支持。各相关单位要在现有的活动方案上不断完善组织架构,明确人员职责,力争给全县人民呈现一场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会。要进一步明确组织协调工作主体,相关部门及支持单位职责;要尽快落实总导演人选、参演节目设置、人员数量安排、舞台及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在谈到此次活动的定位时,温勉双强调,要力争做到“隆重”“热烈”“安全”“节俭”。要在节目表现形式上做到灵活多样;在节目设置上要精挑细选,力争反映出我县最高节目水平;在节目总时长上,要严格控制,不能超过既定要求;在服装使用上,要尽量利用好各参演单位现有的资源;在节目彩排等方面相关单位也要积极协调,全力配合予以保障。
蓬溪县公安局文联与问陶诗社联谊
问陶诗社年会
全新在会上指出,县公安局作为“全国公安文联基层联系点”和“全省公安文化建设示范点”,将“文化育警、以文化人”作为队伍建设的灵魂。近年来,县公安局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蓬溪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了以陈国淑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全新表示,感谢问陶诗社对蓬溪公安文化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相信有大家的引领帮助,公安文化必将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同时提请各位诗词爱好者多深入一线所、队,从公安党建、打击犯罪、治安防范、为民服务等多角度展示奋战在公安各条战线民警的模范事迹,颂扬他们“敬业奉献、无私无畏、锐意进取、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
讨论交流中,部分与会的问陶诗社成员还现场吟诵了书写公安的诗词作品。大家认为,蓬溪公安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蓬溪”作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人民群众的保护神;蓬溪公安文化底蕴深厚,文艺人才辈出,在川中警界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表示将用深情的笔触,站在普通人的视角,赞誉平凡而伟大的警察人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