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邑 编辑

汉语词语

敝邑敝邑

敝邑,读音bì yì,汉语词语,指古代对本国的谦称,犹言偏僻的地方。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敝邑

拼音:bì yì

外文名:My country

释义:古代对本国的谦称

解释

编辑
1、古代对本国的谦称。

2、犹言偏僻的地方。

出处

编辑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左传》: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

《资治通鉴》: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诏诏之。

《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夷仲年曰:“上国以王命征师,敝邑奔走恐后,少效微劳,礼所当然,决不敢受邑。”谦让再三。

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荀寅自以为蔡兴师,有功于蔡,欲得重货,闻君有裘佩以遗楚君臣,何独敝邑而无之?

《文选·左思》:“习其敝邑,而不觌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吕延济注:蜀但知习其敝小都邑,不见上国,不知英雄之所行历也。敝,一本作“弊”。

戴叔伦《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多惭屡回首,前路在泥中。”

下一篇 桧风·匪风

上一篇 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