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颐武 编辑
张颐武,男,1962年8月出生,浙江温州人,1993年5月加入民进,1987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进中央常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文名:张颐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温州
出生日期:1962年8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政治面貌:民进会员
1984—1987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谢冕,获当代文学硕士学位。
1987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3年获北京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02年获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
2004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05年获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
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0年受聘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12年5月民进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挂职担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2015年12月16日,以嘉宾身份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
2017年7月民进北京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7年11月,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9年1月,任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3年3月,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2023年4月,当选民进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
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在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内部的文化分化的研究。
二是对于当下文化中的认同问题的研究。
主讲课程为:中国当代文学史 大众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小说与电影等。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9-10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是2009年10月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颐武。
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6-7-1
《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是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颐武。
新新中国的形象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5-12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十二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地位、名声和影响也许还无法与八十年代那批批评家相比,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了全新的追求,他们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算得上是对一个时代文学批评成就的一次总结和展鉴。...
在边缘处追索
作者名称 张颐武
《在边缘处追索》是一部由张颐武所著作品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言语的旅途上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2-1
《在言语的旅途上》是2002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张颐武。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8-11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是2008年11月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颐武。
现代性中国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5-5
《现代性中国》是2005年5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颐武。该书主要讲述了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
2005-批评卷-北大年选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6-3
本书精选2005年的文学批评文章,力求全面反映文学批评的全貌。为读者切人文坛形势,了解批评的热点和焦点提供全面的资料。既有对于《秦腔》、《兄弟》等最新作品的分析,也有对于当下争议的。热点的全面探究,如对于“底层”文学、“纯文学”的价值等热点讨论问题部有专题。本选集力图平衡兼顾历史研究与当下分析...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跨世纪学者丛书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1998-1
大转型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1995-12
刘心武张颐武对话录
作者名称 张颐武
破镜的美丽
作者名称 张颐武
思想的踪迹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2-1
思想的踪迹:一个批评者的跨文化观察,ISBN:9787301053836,作者:张颐武著
一个人的阅读史
作者名称 张颐武
作品时间2008-3
《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究竟有没有用?阅读在_个人的生活历程中究竟起多大作用?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些都是平凡人如你我,名人如张颐武、苏叔阳、王蒙、刘心武,包括余秋雨等人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有时甚至引发激烈争论。读,还是不读,这已经是个问题。但事实是,每个人一...
欲望的舞蹈
作者名称 张颐武
查看更多书籍
论文
(2003年以后的部分论文)
《全球化:认同或追问》《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中等收入者与文学想象》《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1期。
《〈英雄〉:新世纪的隐喻》《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张颐武教授近照
《论“新世纪文化”的电视文化表征》14000字《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第四代与现代性》10000字《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5月。
《孤独的英雄:十年后再说张艺谋神话》《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现代性”文学制度的反思》《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4期。
《追寻李长之的文学精神》《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5期。
《跨出五四:我们需要超越的精神》《山花》2003年第11期。
《全球化时代批评理论的新空间》《外国文学》2003年第6期。
《新文学的终结》《山花》2004年第10期。
《超越启蒙论和娱乐论》《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张艺谋与全球想象》《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回归想象与下降史观》《上海文化》2005年第1期。
《传奇与优雅:跨出新文学之后》《山花》2005年第2期。
《第五代与中国文化的转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时期的思考》《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中国之眼:改编的跨文化问题》《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
《历史临界点的回溯》《山花》2007年第2期。
《抽象观众与具体观众》《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两对基本概念:抽象观众/具体观众视觉性/文学性》《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文艺复兴再思——以李长之的文艺复兴思想为前提》《艺术评论》2007年第7期。
《规范的建构和影视研究的发展》《当代电影》2007年第4期。
《后原初性:认同的再造和想像的重组》《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80后:寻找超越平庸的空间》《黄河文学》2007年12期。
《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集结号: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凭吊》《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新文学的“严肃性”与当下文学的“后严肃性”》《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
《本土或全球?本土即全球?》《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后严肃性”与新世纪文学》《花城》2008年第3期 11000字。
《新世纪文化:全球本土化时代的展开》《山花》2008年第2期 13000字。
"The Magic of two TV Series in the 1990s in China" Cultural Studies in Asia 2004 首尔大学出版社
"Recent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rends" World Literature Today 2007 7-8
论著
张颐武
《大转型》(与谢冕合著)199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1996 广西教育出版社。
《后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话录》1996 漓江出版社。
《世纪末沉醉》1999 百花文艺出版社。
《思想的踪迹》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
理论近著
《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新新中国的形象》。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随笔文集
《一个人的阅读史》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
《在言语的旅途上》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主编丛书
合并图册
《符号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英文)。
《欲望的舞蹈——新状态小说》(编选)1994 敦煌文艺出版社。
《破镜的美丽——后现代主义散文》(编选)1994 敦煌文艺出版社。
《现代性中国》(编选)2005 河南大学出版社。
《北大年选——2005批评卷》(与贺桂梅合编)20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讲座
《文学如何书写中国梦》。
2003 论文《迷乱阅读:对“七十年代作家”的再思考》中国文联第3届文艺评论奖 三等奖。
2004 论文《“论中等收入者”与文学想象》中国文联第4届文艺评论奖 三等奖。
2008 论文《消费时代的文学——想象中的全球化》人民文学杂志中国作家网“新时期文学研究”优秀论文奖。
2018年8月18日,丽江古城名家讲坛迎来首位主讲嘉宾张颐武,为丽江的听众带来《国学传统和当下人生》主题讲座。
2020年4月2日,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刊发了张颐武等100名中国学者联名《致美国社会各界的公开信》,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呼吁全球团结合作,并回应了欧美舆论中甩锅中国的论调。
将于2023年1月19日19:30,参加河南卫视春节晚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