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 编辑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
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起源久远,有着丰富的意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深深地孕育在画中。
书,一说是书法,也就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书画是指绘画和书法。
中文名:书画
外文名: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基本释义:绘画和书法
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西山爽气图
拼音:shū huà
英译: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名词解释
明 张宏《华子冈图》
例句:书画展览会。
详细解释
书法和绘画
1.2.唐 杜甫 《观薛少保书画壁》诗:“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3.明 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袁可立子)尤喜嗜山水书画、金石鼎彝。”
4.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正屋和偏房的小堂屋,四壁全为各种木镌的书画和匾额所布满。”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也称字画。
书法与法书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
法书是指有一定书法艺术成就的作品,与名画是对称的。常见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字体有五: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这五体只要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可供临摹取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书”。
书法与法书虽说是两字的颠倒,其含意的广狭却有所不同,一个属于理论,一个属于实践,且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绘画艺术
五代 荆浩《匡庐图》
中国画(宣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优良的传统。是指用笔、墨、颜色在帛、布、绢、纸、绫等上面画的东西。不是一般人画的,而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们画的。有些画虽无名无款,但年代较早,具有艺术性和文物性的,也要保存、整理。
书法艺术
东晋 王羲之《兰亭序》
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才有资格进入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今天图书馆和博物馆保存它,鉴别它,其目的是使来者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
艺术效果
明 张宏《西山爽气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书法艺术在东晋时期达到了顶峰,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继承来的,然而很多优秀的古代书法艺术技法已经失传。许多书法家都是以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为己任。想要欣赏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书体和书法源流的知识。
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就要学写字,写字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素质,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又高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之后,在书法研究和学习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力。为了提高世人对书法的重视,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将古代中日书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书法集《书道全集》,中国不少当代书法家还是从中获益者。近些年来各类书法字帖、大型法帖、书法工具书、速成字帖、各体书法字典,层出不穷,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南宋&amp
2、文学知识
鉴定书画需要有文学知识。古代书画家往往也是文学家。如果读过书画家的集子,熟悉他们的文学习惯和他们同时代的诗文,就会对他们的思想、感情、风格有更全面的认识。遇到某一派的书画时,对他们的了解就不仅仅是某件作品所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还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这对鉴定也是有帮助的。
此外,前人写字常录古人的诗文,画幅也常题古人的诗句,或标明某某人的诗意。明人写唐诗、宋诗固然常见,如果宋人、元人写了明人的诗便露了马脚。作伪者有时会将诗文的作者弄错,张冠李戴。
3、艺术欣赏和对操作方法的了解
前代书画得到后人珍重爱护,作品的艺术价值往往是首要因素。如果鉴定者毫无艺术欣赏能力,也难以对作品的真伪作出准确判断。
是代表作还是一般作品,或是较差的作品,其中的高下是要靠艺术欣赏能力来分类评级的。因此,注重个人的艺术修养,提高欣赏水平,是一个鉴定者应当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鉴定书画时,要求澄心定虑,不可粗心大意;专心致志地看,不要心神不定。观书法,先看用笔结体、精神照应,再看人为天巧、真率造作。还要考证古今跋序相传来历,辨别收藏印识,纸色绢素。
南宋 马远《梅石溪凫图》
长(米)*宽(米)*9(尺/平方米)=面积(平方尺)
中国画宣纸尺寸(单位:CM)
书画作品赏析
艺术品市场在当今经济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第一,不要做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资,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起步阶段,谨慎为宜。拍卖市场售出的古代书画,少则几千万,高则几亿,几十亿,初入门者最好留意那些中等名家的作品,往往价格不高,但质量较好。
第二,不要购买有争议的作品。因为书画市场上伪品甚多,如不细心,以真货的价买了假货,不仅丢了资金,还会挫伤个人锐气,挫伤自己的胆识。千万不能大意,购买时如果自己在技术上把握不准,可以请行家鉴定。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第四,注意收集各种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例如书画报刊、艺术投资文章书籍、拍卖图录和拍卖成交价格表,只有广泛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才能保证投资的收益。
第五,把握好出让时机。出让艺术品,是艺术品投资的后续劲作。只有出售,才能获取收益。在出让时,应考虑市场状况、行情趋势以及自己资金周转情况等。
薛稷
薛稷
“金融”、“房地产”、“艺术品”,被经济学家称为当代最有增值潜力的三大投资板块。中国古代书画、欧洲油画、翡翠珠宝并称为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三大宠儿”。艺术品是民族文化的物态化,乃国脉所系,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中华古代文化备受世界人民的热爱。
在书画艺术品投资中,我们应以“名、真、精”三字标准来选藏或投资作品。首先看作品的作者是否有“名”,这就要熟悉中国美术史,比如五代的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元代的赵孟頫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明代的“明四家”———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及陈淳、徐渭、张宏、陈洪绶、崔子忠、吴彬、仇珠、文淑、张路、蓝瑛等。
其次是在看“名”的基础上重要的是“真”,也就是真迹。名家书画总有人仿,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务请专家“把眼”。
第三就是要“精”,一个画家一生作品可以等身,有灵感大发的精心之作,也有应酬社交、人情的草率之作,我们投资必须要选藏该画家的精品。
最终书画作品的价值还是决定于画家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境界,他们的外在境遇,与普通大众甚至其他的文化人、艺术家无本质的区别,而这就需要画家的内在修为与综合素养了。书画之外还要看他们的思想高度、文学修养等等,所以收藏还是要靠画家本人和作品本身说话,这就需要收藏者的眼光和判断力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