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其拉甫口岸 编辑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同巴基斯坦毗邻,北距塔什库尔干县城125千米,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986年5月1日正式向第三国人员开放。红其拉甫风光壮美,但由于环境恶劣素有死亡山谷之称,当地居民主要为塔吉克族。
这里海拔5100米,高山环绕、终年积雪,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
中文名:红其拉甫口岸
外文名:Khunjerab Port
所属地区:新疆喀什地区
地理位置:中巴友谊路25号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开放
红其拉甫口岸
红其拉甫口岸(Khunjerab Port)位于东经 75°25′42″,北纬36°51′01″,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毗邻。口岸海拔473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
红其拉甫口岸风景
红其拉甫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称。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
“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是对红其拉甫的最好形容。相传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曾有一个多达万人的商队因遇暴风雪而全部死亡。还有人孜孜不倦寻找那支商队丢弃的宝藏。
从红其拉甫入境,至塔什库尔干县城130公里,至喀什市420公里,至乌鲁木齐1890公里;
从红其拉甫出境,至巴基斯坦苏斯特125公里,至巴基斯坦北部地区首府吉尔吉特270公里,至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约870公里。与红其拉甫口岸对应的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苏斯特口岸。
红其拉甫
人口民族
红其拉甫居民
塔吉克族为高加索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走进红其拉甫,就好像到了“人间仙境”。漂亮的塔吉克服饰、热情好客的塔吉克礼节、美味的塔吉克饮食,无不让人感受到了塔吉克族的纯朴、善良、友好。
地方民俗
叼羊
生产活动
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生活,春天播种一些耐寒作物,初夏赶着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周而复始。
奥依塔克森林公园
奥依塔克是古突厥语名称,意为“群山中的洼地”。公园风景区纵深十多公里,三面环山,高山险峻,冰峰冰立,河水滔滔,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高山游牧。景区风景优美,集雄、奇、雅、幽、险于一身,聚自然、人文、历史、生态景观为一体,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西域第一生态景观”,是新疆自然景观最集中的风景区。
卡拉库里湖
“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海拔3600米,湖深30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
慕士塔格峰
红其拉甫居民牧羊
夏秋季节,五彩绚丽的小帐篷象盛开的花朵,将荒漠戈壁,雪山草地装扮得分外妖娆。而更多的人则是以朝圣者的虔诚来这儿领略慕士塔格峰与卡拉库勒湖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或搜集深深蕴藏在慕士塔格山下,卡勒库勒湖底深沉的文化底蕴。
石头城
红其拉甫的塔吉克姑娘
公主堡
堡墙以土石与树枝相间垒筑,堡墙内有居住遗迹13处。从古堡所处地势分析,主要是一处军事性质的工程,与保卫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安全有关。后倚高耸蓝天的皮斯岭达坂,突兀高耸,险峻挺拔,有城垣、重门、地穴和石室,当地塔吉克人称它为“克孜库尔干”。它来源于当地人民中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据说一个中国汉族公主曾在此与太阳神结合,实则为保卫古丝绸路交通安全所设的一处军事工程,建于南北朝。
口岸历史
红其拉甫口岸检查站
红其拉甫口岸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前往印度、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981年9月,中巴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开放红其拉甫口岸;
1982年8月27日,红其拉甫口岸对中巴两国公民正式开放;
1986年5月1日,又正式向第三国人员开放;
2003年口岸共出入境人员11630人次,完成进出口货物44604吨,实现贸易额2823.11万美元。
2023年4月7日,5名巴基斯坦旅客在办理完毕边检入境手续后,驾车沿着中巴友谊公路驶入中国境内,红其拉甫口岸时隔三年迎来了首批巴基斯坦旅客。记者了解到,4月3日,根据中国、巴基斯坦政府协议,两国唯一的陆路口岸——红其拉甫口岸正式开关。一大早,国家移民管理局新疆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就来到了海拔5100米的口岸执勤现场,对出入境人员及车辆进行查验。因受高海拔和冰雪天气影响,中巴两国协议每年4月至11月开关,12月至次年3月闭关。
2024年1月2日,作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陆路口岸——红其拉甫口岸迎来2024年的首次通关,满载巴基斯坦急需物资的19辆车在办理完毕边检出境手续后,沿着中巴友谊公路驶出中国境内。
自2024年年初以来,红其拉甫边检站共验放出入境旅客2.1万人次,同比上升110%,车辆3千余辆次,同比上升53%。6月11日单日最高通关量达1123人次,刷新红其拉甫口岸单日历史通关记录。
开放时间
由于气候原因,红其拉甫为季节性口岸,根据中巴两国协议,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对旅客开放,限旅游团组过境,零散旅客过境可延伸至11月30日。 12月1日至翌年的4月30日,除中巴两国邮政、贸易和特许人员外,对其他旅客关闭。口岸为客、货两用口岸,双方口岸间对开旅游班车。
红其拉甫口岸在夏季正常开关期间没有任何节假日,实行24小时正常通关。
口岸功能
红其拉甫口岸
口岸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万多名旅客。出口商品主要以日用百货、小家电以及少量对外承包工程设备等,进口商品主要以巴基斯坦干果(如:巴旦木、松籽、干的椰枣)、海那、毛毯等民族特需品。贸易方式也由过去单一易货贸易,发展到信用证、外币现钞、出口货物收汇等结算方式。红其拉甫口岸的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喀什地区旅游、外贸、商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口岸海关
红其拉甫海关前身是由喀什分关组成的明铁盖工作组筹建过度的,1975年由外贸部批准在海拔5100米前哨班(帐篷海关)设关。1977年下迁至海拔4800米的水布浪沟设立水布浪沟支关,隶属喀什分关。1982年,经海关总署批准,水布浪沟支关下迁至海拔4200米的皮拉力,并更名为红其拉甫海关。1987年升格为处级海关,隶属于乌鲁木齐海关。1993年,经海关总署批准,红其拉甫海关下迁至塔什库尔干县县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