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麇国 编辑
1958年,肖家河村村民在汉江边的淘砂金时,意外地淘出了一些青铜器。这些宝物虽然当时被遗憾地当作废铜卖了,但却撩开了古麇国墓葬群的神秘面纱。2006年3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考古人员在肖家河乔家院展开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发现古墓葬68座,其中有47座是春秋时期古墓。
中文名:麇国
别名:圈国
时代:春秋时代
位置:与楚国相邻
亡国时间:公元前611年
楚穆王九年(公元前617年),楚穆王、陈共公、郑穆公及蔡庄公,率师次于厥貉,谋伐宋国。麇子参与此会,但却从厥貉逃归本国。为此楚穆王于次年伐麇国,楚国成大心在防渚击败麇师,当年楚国潘崇再次讨伐麇国直到钖穴。
楚人讨伐麇国五年后,即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当年戎伐楚国,庸国人帅群蛮背叛楚国。在这样的局势下,麇国率百濮部族聚集于楚国的选地,准备伐楚。楚国局势紧张,以至于楚国北接中原的申、息两县的北门关闭,防备北方的中原诸侯趁机南侵楚国。楚国人采纳蒍贾的建议,先出师伐庸人。而百濮部族见楚国虽有饥荒,尚能出师作战,于是聚集起预谋伐楚的百濮罢归。在秦国和巴国的支援下,楚人于当年战胜庸国并灭之,群蛮与楚王结盟。杨伯峻认为此年楚国灭庸,恐怕麇国也很难幸存。
楚庄王三年之后,《春秋左氏传》再无麇国的记载。历来学者推测麇国最终为楚国所灭。
麇国建立
《郧县志》(同治丙寅修)载:郧县,“周古麇地,《左传》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事在鲁文公十一年(前6 1 6 年)。杜注:锡穴,麇地,在今郧县境内。”那么,麇国何来,域境多大,其国都锡穴究竟在哪里?
微遭此打击后,其一枝迁渭水中游南岸,即今陕西眉县境,依附于西周。可知微眉相通。《尚书·牧誓》所载西土八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参加周武王伐纣的“微”即眉也。但是,西周建国后,恐微国日趋强盛,于是周“征眉微”,“眉微至,献帛”。之后,微被迫翻越秦岭,迁居于汉江中上游的锡穴,称麇国。
第四次迁徙,其居锡穴一枝过长江到洞庭湖一带,称麇,又称麋,也称微,在今湖南岳阳市境;第五次迁徙,其防渚一支西迁庸,再迁蜀,称微,称眉,称微者在今竹山县境,称眉者在今四川眉山县境,又分支到滇北,在今大姚县的麇人仍称微。
“兀”象形麋鹿角头,即微之图腾。而麇麋相通,《辞海》云:麋鹿体长二米余,肩高一米余。毛色淡褐,背部较浓,腹部较浅。雄的有角,多回二*分歧,形状比较整齐。因其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又称“四不像”。朱熹《楚辞集注·续招隐士第十五》注“白鹿麏儧兮,或腾或倚。状貌崯崯兮峨峨,凄凄兮徙徙。”麏,音君,一作麕,即麇。峨峨,头角高貌。可见麋鹿体高身长,又有高昂的角头,是一种威武雄壮的象征,以致成为微族延至麇子国的图腾。可知麇微相通。
古麇国位于长利谷东的锡穴山。《左传》载:文公十年(前6 1 7 年),楚子、陈侯、郑伯、蔡侯次递于厥貉,将伐宋,麇子逃归。十一年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又载:文公十六年,楚大饥。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可见,文公十一年楚伐麇应发生在郧县境内。楚灭麇后,将麇人迁于湖南岳阳一带,与百濮为邻,因此文公十六年楚破“麇率百濮”之围则应发生在湖南岳阳,与郧县境内发生的楚伐麇没有关系。《左传》杜注:防渚、锡穴皆麇地。阚骃曰:房陵,即春秋房渚,今房县。《辞渊》:锡,音羊,马额上发响声的金属饰物。师古曰:锡县,即春秋锡穴。今汉水北郧县、郧西接界处的泥河西有锡义山;汉水南郧县长利谷有锡穴山即五峰山,锡穴即位于五峰山东北部,汉水在这里因天河注入而形成一个一面背山,三面环水的汉江天堑。
本人曾三次独入五峰实地勘察,五峰山顶有孟良寨,与其隔江(指汉江)相望,即郧西的庹家洲右侧山头有一焦赞寨;五峰山左为西丰,山右为东丰;昔日汉江由西丰入南丰,再由东丰出,并与天河水相汇,后沿锡穴而东去。这里形同汉江绕五峰山、锡穴山大大的“S”型。在秦帝国时,为了疏浚河道和围堰造田,凿开了五峰山,让汉江穿孟良、焦赞二山而过,东汇天河,再经锡穴山。据当地人说,锡穴山实为一座空山,山中有地下宫殿。
我在这里发现了两件东汉陶罐,爱好旅游考察的朋友们曾在五峰山拾得青铜矢簇,文物部门亦从这里发现2 4 0 0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入土、属国家一、二级文物的鼎、钫、釜等五件青铜器,其中三件有铭文,应属锡穴都城权贵们的随藏品。近日文物专家们又在五峰乡南北峰村发现一块清代乾隆年间人们为纪念武则天的三儿子——庐陵王李显而刻的石碑。该碑长1 . 5 米,宽0 . 8 米,厚约0 . 1 5 米。碑文分写在石碑的两面,约1 0 0 0 多字,字迹隽秀,结构严谨,详细记载了庐陵王被贬后在当地修建庙宇的前后过程。
由上述可知,古麇国由微眉迁徙而来,境域包括郧县和郧西、陕西白河县部分辖境及房县、竹山、竹溪等;锡穴,麇国国都也,位于湖北郧县与五峰山并立的锡穴山。
早期的古麇国,在邻近部落中很有威望,其影响力远比楚国要大。周武王十一年,武王姬发会盟800诸侯于孟津,讨伐商纣王。周武王利用庸、蜀、羌、矛、微、卢、彭、濮等部落联合讨伐。当时的彭、濮即为麇国属地。它们从属于麇(古书有“麇为百濮长,百濮帅乎麇”的记载),可见麇人是随武王伐纣的主力军之一。正因为如此,武王灭商后,即封麇为子爵之国,定都锡穴(今湖北郧县五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