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王 编辑
中文名:勤王
拼音:qín wáng
注音:ㄑㄧㄣˊ ㄨㄤˊ
释义:谓尽力于王事
出处:《晋书·谢安传》
示例: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於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周礼·春官·大宗伯》:“秋见曰觐。”汉·郑玄 注:“觐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晋书·谢安传》:“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唐 孟浩然《送贾升主簿之荆府》:“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
唐 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2. 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后汉书·袁绍传》:“乃下诏书於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
《南史·梁武帝纪》:“畜兵九派,用拟勤王。”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百姓皆归怨申侯。申侯无可奈何,乃写密书三封,发人往三路诸侯处,约会勤王。”
清·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了。”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他是准备勤王吗?”
其实勤王还有很多种情况,有些是瞎起哄的,有些是来清君侧的,也有些是志在夺权的。东汉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的董卓,名义上是去洛阳帮何进的忙,但是到了洛阳之后,就变成心怀不轨的坏分子了。古罗马帝国规定军队不得越过罗马河,就是因为怕勤王之师造反弑上。
总之,勤王的本意在救驾。但结果是多元的。
中国历史上许多勤王例子,皆是借口以攻入朝廷。如:西晋八王之乱中的许多王。
另一常见的反叛借口是“清君侧”:意指起兵扫除君王(皇帝)身边的小人、奸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