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冬果梨 编辑
冬果梨俗称“西园梨”,产于兰州市郊区及皋兰、靖远和河西一带,兰州市七里河区花寨子乡水磨沟和西园一带的为最佳,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为著名的陇上“八梨”之一。因兰州七里河区水磨沟特殊的土质和水质,所产冬果梨肉质细嫩,皮薄多汁,香脆纯美,为全国独有。冬果梨9月收获,可贮藏到来年6月份,其色味不变。有洁肺祛痰,止咳散寒之药效。熟食对老年人哮喘、气管炎患者效果甚佳,在众果中享有盛名。
中文名:兰州冬果梨
类型:水果
产地:兰州
种类:梨子
特点:色泽鲜艳
兰州冬果梨
兰州
兰州冬果梨
冬果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脆嫩多汁,清爽可口,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它的最大特点是耐贮性强,用普通窑窑贮藏,能贮到次年五六月份,有的地区可以贮到七月份。
兰州地区人民喜吃热冬果,寒冬腊月,冰封雪飘之时,把冬果梨的核取出,内盛生公猪油、花椒、冰糖、大香、草果。桂皮等各种原料,放在沙锅里封口炖煮八个小时取出,烂而甜酸、香味浓郁。尤其是连汤食用,可以清心润肺、止咳化痰。
兰州冬果梨
梨为蔷薇科植物。兰州冬果梨属白梨系,有大、小冬果之分。大冬果梨,果倒卵圆形,果大,平均重二百七十七点五克,最大重至五百克以上。一九五七年,全省农业展览会上曾展出重达一千七百五十克的特大个体。冬果梨,皮色黄绿,完熟后呈金黄色,皮较厚而粗,果梗较粗,果肉水白色,质较粗,石细胞较多,汁多,味浓,甘酸适度,含糖百分之八点九,含酸百分之零点四四,可溶性固形物百分之十二点五,品质甚优。
冬果梨,树势强健,寿命长,结果早,一般稼接后四至五年结果。芽萌发力强,成年树新稍长约二十二厘米。以短果枝及短果枝群结果为主。果枝寿命四至五年。兰州冬果梨为丰产树种,平均株产五至六百斤,高的一千斤,最高达三至四千斤。它四月上旬花芽萌动,中旬开花座果,十月采摘,性喜砂质壤土,抗早,抗盐碱力强,适应性广,果实品质好,极耐贮藏,是甘肃省最佳地方品种之一,可在大部分地区大力推广。
小冬果梨,主产兰州市孙家台和靖远县迎方滩等地。据考,这种梨最早见于北园和孙家台。当地老农说:“这种梨其所以品质最佳,一是龙尾山的脉好,即土质好;二是水磨沟的水甜。”科研部门认为,兰州小冬果梨是在特定的水土、气候条件下,由大冬果梨芽条异变而来。它的果实为倒卵形和椭圆形,或近圆形,纵横径六点九乘六点五厘米,因比大冬果小,故名。单果重一百五十七点五克,色呈黄绿,外围果阳面略有红晕,果汁虽不及大冬果梨多,贮期亦不如大冬果梨长,树势不如大冬果梨旺,树龄不如大冬果梨长,叶色不如大冬果梨深,但树姿比大冬果梨开张,果皮比大冬果梨薄,果肉比大冬果梨细,石细胞比大冬果梨少,风味比大冬果梨甜,品质比大冬果梨好,是我省最佳地方品种之一,其味夺冠,脍炙人口,名闻遐迩,远在二百六十年前成书的《甘肃通志》戴:“梨兰州者佳”。据考,最佳的梨即兰州小冬果。
所谓“热冬果”,其实就是梨子。兰州梨子品质极佳,取名为“冬果梨”,就是引魏征医母的典故。《本草通玄》说:梨之生者,清六肺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我国古时人们对梨子保健功能已经熟知无遗。兰州人食用“热冬果”极为普遍,正常人食梨也大有好处:生津解渴、滋润心肺。如果将冬果梨和冰糖一起烹食更佳。因为冰糖甘甜湿润,归经入肝,和中助脾。对心腹胀饱、口干咽痛、肺肠燥热均有疗效。冰糖和冬果梨在一起煮了吃,会甜上加甜,而且性温去寒,使食疗效果倍增。每逢冬季来临,兰州人家家贮存冬果梨备用的习俗已沿习了千百年。热冬果也确实是冬令最佳美食,诗人们夸赞的也确实有道理。有兴趣的人,不妨小试,会自有分晓。
传说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一连数日上殿过问国家大事,许多大臣送上奏本等候圣上御阅之后回复。李世民也想尽快处理完事,偏偏见不到宰相魏征上朝,一时难作定夺。说来也怪,魏相本是皇上最宠信的人物,一应大事小事需和他商量之后再决定如何办理的,再说他也是最循规蹈矩之人,哪会见不到他呢?太宗皇帝急命近侍去宰相府中询问何故。近侍回禀说宰相老母年过九旬,连日咳嗽起不了床。
宰相以孝道闻名天下,自然伺侍老母,不敢离开半步。皇上闻知,心中石头才落下地。老母有病,他倒不怕,万一魏相真的病卧不起了,天下大事可找谁商量呢?皇上又问宰相何日上朝?答曰“明日。”
次日魏征果然第一个上朝拜见皇上,再三请罪。皇上并不责怪于他,只是关心地问老人可否康复?所用何药?魏征答母亲大愈,实因热冬果治好的病。皇上记住了热冬果的好处,自己遇上风寒感冒,也如此食用热冬果,果然很有疗效。朝中文武大臣全都仿效,无不奇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