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枕 编辑
耳枕是一种可以保护耳朵的枕头。因枕头中间挖去一块,空间大小恰巧可保护耳朵不受头压而得名。因其有古老的传统,手工制作,在古代为达官贵人专享;特别是宫廷专用的耳枕是不允许百姓使用的。近代民间有变形的耳枕流传,且制作过程繁琐,寓意深刻,所以并不能普及。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工业技术日臻成熟,这种古老的工艺品也将走进千家万户。
中文名:耳枕
外文名:Ear pillow
表面材质分类:真丝手绣、真丝、棉缎、纯棉机绣
填充材料分类:荞麦壳、野菊花、贡菊花、女贞子
耳枕
古代人没有缝纫设备所以都是纯手工缝制、刺绣,采用上等棉布或丝绸面作表;耳枕选用纯天然荞麦壳、野菊花、玫瑰花、桂花等绿色植物及中草药作为填充物,让人的身心在耳枕自然散发的芳香中彻底放松,较快进入良好的睡眠。
按表面材质分类
耳枕多样化分类精细化适用人性化
真丝手绣、真丝、棉缎、纯棉机绣、纯棉、印花、提花缎面等。
按填充材料分类
荞麦壳、野菊花、贡菊花、女贞子、藏红花、决明子、金银花、玫瑰花、山茶叶、银杏叶、桂花等。
传说一:
耳枕传说
传说二:
说是当年慈禧太后“闹耳底”,里面都化脓了。御医就琢磨怎么才能减轻她的痛苦,后来和巧手的夫人研制了这透气耳枕,耳枕的六个面各有一个孔,侧身睡时,耳朵放在孔里,不仅四面的孔透气,凉爽,还可以在下面的孔里放上一个小盒,收集脓水什么的。后来御医夫人把这种耳枕的做法在民间传播开来。
传说三:
蒙古当地民间传说耳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年代。蒙古士兵夜晚枕戈待旦,中间有孔的枕头可以便于听见敌人和野兽的来袭。清朝年间,耳枕也很受满洲贵族的喜爱。据说是孝庄把耳枕带进了清廷,并逐步流传到全国各地的达官贵人。但是近些年来,知道这门手工艺的人却越来越少。
蛙枕(娃枕)
按中医学的理论,人的耳部对应着人体的穴位,耳部不受挤压便不会盲目触动这些穴位。另外,婴儿脱离母体不久,还带着较大的“火气”,而耳朵是人体的七窍之一,不能堵压,婴儿侧卧时,耳朵就可经通过那个“气眼”透气。 耳枕内大多填配制好的中草药,填充讲究硬挺,为的是对婴儿的头骨起到良好的支撑定型作用,完全不像现代时髦的蓬松软棉枕。耳枕内填的药物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多采用蚕砂或茶叶,其作用与蚕砂相似,都是起到清凉却火的目的。在民间还有用菊花、侧柏等填充的,目的大同小异。更有些讲究的人家在耳洞的四周填充草药,一般为白芷、丁香、艾叶、蒲黄等,以达到除秽辟邪、通络活血之目的。从功能上讲,耳枕确实符合婴儿人体工程学与医疗卫生学的科学儿童卧具。 耳枕产另一大特点便是达到了人们精神上需要的心理安慰与心理满足。耳枕的选型多种多样,以陕西、甘肃一带的蛙耳枕与鱼耳枕最为精彩。蛙在陕、甘一带与娃娃的“娃”同音,又是古老的阴性符号,与女性、母性相关联。蛙枕上的洞又代表了女性符号。婴儿枕在蛙枕上就如枕在母亲那熟悉的心跳和呼吸中安然入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