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岗里 编辑
司岗里,流传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8年6月7日,司岗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为Ⅰ-74。
“司岗里”原本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 ”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洞.老鼠引开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堵住不让人走出山洞的大树,人类得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这是司岗里的大体意思。要详细的讲,就很多很长。总而言之,“司岗里”的传说,就是人类历史的源头。过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岗里”处剽牛祭祀纪念“司岗里”。
《司岗里》,就是以“司岗里”传说为基础,创作出来的中国云南省临沧市佤族大型舞蹈史诗,由《古歌》、《山谣》、《神韵》、《心声》等四个篇章组成,在2011年5月1日举行的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开幕式上推出。
大型舞蹈史诗《司岗里》剧照
传承意义
《司岗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佤族历史、道德、宗教、哲学、风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其表现形式有神话故事、创世史诗和咏唱的民歌。《司岗里》融佤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为一体,是佤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佤族民间口述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司岗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