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天胡荽 编辑

五加科天胡荽属植物

野天胡荽野天胡荽

野天胡荽(学名:Hydrocotyle vulgaris L.),别名显脉香菇草、铜钱草、香菇草、少脉香菇草等,为五加科天胡荽属多年生挺水或浮叶观赏植物 。植株呈蔓生性生长,全株光滑无毛;根茎发达,多呈网状密集交错生长,偶露地表呈匍匐状,节上密生不定根。茎顶端呈褐色。叶互生,有长柄,圆盾形,缘波状,有钝圆锯齿,叶面油绿具光泽,呈放射状。花两性,伞形花序,小花白色或粉黄绿色,密集成头状。果为分果,扁圆形,背楞和中楞明显。花果期6-8月 。

野天胡荽原产于欧洲、北美南部及中美洲地区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区 ,华南、华东地区可露地栽培,北部地区多为盆栽 。野天胡荽常生长在潮湿的路边、林地及田坎等 。野天胡荽适应性强,喜光照充足、湿润的环境,不耐阴,萌蔽环境下植株生长不良;性喜温暖,不耐寒;耐湿,稍耐旱 。

野天胡荽生长迅速,成形较快 ,覆地能力强,常在湿地、水体岸边丛植、片植,是庭院水景造景的好材料 ;还可用于室内水体绿化或水族箱前景装饰 。野天胡荽作为室内观赏植物时,能够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 ;野天胡荽对金属铜(Cu)、镉(Cd)的富集力较强,可作为污染地区的净化修复植物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野天胡荽

拉丁学名:Hydrocotyle vulgaris L.

别名:显脉香菇草、铜钱草、香菇草、少脉香菇草等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木兰纲(Magnoliopsida)

目:伞形目(Apiales)

科:五加科(Araliaceae)

属:天胡荽属(Hydrocotyle)

种:野天胡荽(Hydrocotyle vulgaris L.)

分布区域:原产于欧洲、北美南部及中美洲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区,华南、华东地区可露地栽培,北部地区多为盆栽

异名:Hydrocotyle peltata Salisb.Hydrocotyle pleiantha Ces.Hydrocotyle schkuhriana Rchb.

栖息环境:野天胡荽常生长在潮湿的路边、林地及田坎等

野外识别特征:植株呈蔓生性生长,全株光滑无毛;根茎发达,多呈网状密集交错生长,偶露地表呈匍匐状,节上密生不定根

植物学史

编辑

野天胡荽的属名“Hydrocotyle”由巴黎王家植物园植物学教授图内福尔(Tournefort)命名 。由于本属的叶为盾状,叶上面在中央具有凹陷,似脐景天(Umbilicus rupestris),故近代植物学界将本指脐景天的古典拉丁语词“cotyledon”也用于称呼本属植物。该词在古希腊语意思为“杯腔,杯状空腔”,图内福尔(Tournefort)据此造出“Hydrocotyle”一名,指本属为叶似脐景天的湿生植物 ;而种加词“vulgaris”自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 。野天胡荽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 ,由于其外形酷似中国古代的铜钱,故又名铜钱草 。

形态特征

编辑

野天胡荽为多年生挺水或浮叶观赏植物,株高5-1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 。

根茎发达,多呈网状密集交错生长,偶露地表呈匍匐状,节上密生不定根,每节20-60不等,节间长3-10厘米 。

野天胡荽的根野天胡荽的根

非水生状态幼茎节处多膨大,成不规则块状,近球形,直径0.6-1.8厘米;茎顶端呈褐色 。

野天胡荽的茎野天胡荽的茎

叶互生,有长柄,圆盾形,直径3-7厘米,缘波状,有钝圆锯齿,叶面油绿具光泽,射出脉13-20条,呈放射状;叶柄细长,无叶鞘;托叶细小,膜质 。

野天胡荽的叶野天胡荽的叶

花两性;小花白色或粉黄绿色,密集成头状;伞形花序总状排列,由10-50朵小花组成;花序细长,长10-35厘米着生于根茎节处,无萼齿;小花梗长2-6毫米;花瓣5片,卵形,在花蕾时镊合状排列。雄蕊5枚,雌蕊2枚;子房下位,2室 。

野天胡荽的花野天胡荽的花

果为分果,长1-2毫米,宽2-4毫米,扁圆形,两侧扁平,背棱和中棱明显。侧棱常藏于合生面,表面无网纹,油管不明显,内果皮有1层厚壁细胞,围绕着种子胚乳 。

分布范围

编辑

野天胡荽原产于欧洲、北美南部及中美洲地区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区 ,华南、华东地区可露地栽培,北部地区多为盆栽 。

生长环境

编辑

野天胡荽常生长在潮湿的路边、林地及田坎等 。

生长习性

编辑

野天胡荽适应性强,喜光照充足、湿润的环境,不耐阴,萌蔽环境下植株生长不良;性喜温暖,不耐寒;耐湿,稍耐旱 。花果期6-8月 。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在自然生境中,尽管野天胡荽能够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大量的种子,但是在生长时期,野天胡荽主要通过无性繁殖体(比如匍匐茎片段和块茎)进行繁殖和传播。野天胡荽具有典型的克隆植物性状:一是能够通过单轴的匍匐茎或根状茎形成相连的分株系统;二是能够通过“觅食行为”适应资源异质性分布的环境 。

人工繁殖

扦插繁殖

野天胡荽多利用匍匐茎进行扦插繁殖,一般每年3-5月进行扦插 ,选取一段带2个节的根,放到清水里泡2天,然后把根放到土面,覆土 ,保持基质湿润,1-2周即可生根,成活率较高 。

分株繁殖

野天胡荽分株繁殖时,通常剪取一段走茎埋于土中便可迅速繁殖,10天左右即可生根 。

播种繁殖

野天胡荽播种繁殖时,将种子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催芽,捞起晾干撒播即可,一般一周左右发芽 。

栽培技术

编辑

土壤管理

野天胡荽栽培以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盆栽可用腐叶、河泥、园土按照0.5:2:2的比例混合调配 。

光照温度

野天胡荽叶柄对光线极为敏感,若光照不足,叶柄就会伸长,以获取更多的光照,但植株会变得羸弱不堪,因此,野天胡荽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若在室内盆栽,应摆放在光线明亮的之处,最好每天接受4-6小时的散射光 。野天胡荽不耐寒,冬季应移至室内光照充足处养护,不低于0℃可安全越冬 。

整形修剪

野天胡荽的生长极为旺盛,应适时进行疏除,摘除黄叶、烂叶和其他影响美观的叶子,生长盛期时应注意剪除过多的叶片,以保证植株有良好的通风及光照,避免叶片枯黄 。

水肥管理

野天胡荽若是盆栽宜用潮湿的壤土 ,可用底部无排水孔的盆钵以保持足够的水分,每天早上浇一次水即可 ;若是水培,对水质要求不严,水体以pH值6.5-7.0,水温20-25℃,硬度较低的淡水为宜 ,养护时要及时换水 。野天胡荽需肥较多,可加入少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生长旺盛期每隔2-3周追肥一次 ,可向叶子适当喷洒些复合肥 。

病虫防治

野天胡荽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很少患病,亦较少受到害虫的侵袭 。

主要价值

编辑

观赏价值

野天胡荽生长迅速,成形较快 ,覆地能力强,常在湿地、水体岸边丛植、片植,是庭院水景造景的好材料 ;还可用于室内水体绿化或水族箱前景装饰 。

野天胡荽盆栽野天胡荽盆栽

生态价值

野天胡荽作为室内观赏植物时,能够吸收甲醇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 ;野天胡荽对铜(Cu)的富集力较强,可作为铜污染地区的复垦或修复植物 ;野天胡荽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可修复受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 ,还可降解水体的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污水中的总氮、总磷 。

植物文化

编辑

野天胡荽具有“福禄寿喜、顽强坚韧”的寓意 。

相关研究

编辑

有相关研究表明,野天胡荽具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典型特征:具有表型可塑性,能适应水生、湿生、中生到旱生多种生境;具有无性繁殖特性,能快速繁殖;对其他植物有化感作用,具有较强的侵占性;难以根除;缺少天敌制约等。采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指数评估体系评估得出野天胡荽入侵风险极高,属于“不可引入”物种,具有潜在的入侵风险 。

下一篇 长寿水仙

上一篇 光瓜栗